笑傲之道士下山

第三十九章 平手(2/3)

白莲使者手中施展出来,威力自是不能同日而语。

  怎么说呢?

  青莲使者重力不重意,一味强攻,同样的角度刁钻却精在一个“快”字,令人防不胜防。

  而这位白莲使者手中的“刺驴剑法”,相对就慢了许多,或者说同一招式中,先慢而后快。

  往往在招式即将用老之时,突然再次发力,无论继续原来的线路还是变更了方向,在最后接触那一瞬间,迅捷无比。

  擎云所用的当然还是那一套“泰山十八盘”,只是最近在传授王猛等四人的时候,擎云对于这套“泰山十八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泰山之上练这“泰山十八盘”剑法,他甚至都能直接跃到十八盘上去练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习惯了泰山的巍峨,习惯了十八盘的九曲十八弯,雄伟之中有婉转绵柔,也迎合了“泰山十八盘”有快有慢的节奏。

  练习剑法时,有势可依、有形可循,真山真水同剑法相得益彰,倒是别有一番感觉。

  如今到了平地之上,没有了泰山,没有了十八盘,有的只是一成不变地剑招,和那千锤百炼形成的习惯。

  可是,擎云不太喜欢这种习惯。

  或者说,正是因为对这套剑法太过熟练,让他觉得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同样的招式,似乎达到的效果千差万别?

  为何就不能多一份变化?

  应对手的出招而变,力求一击即中,迅雷不及掩耳,即便对手也觉察到了不妙,亦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最近这些日子,擎云脑海中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总觉得像是抓住了什么,仔细再想想却仍然一无所获,直到现在同白莲使者开始交手。

  “刺驴剑法”,擎云从青莲使者那里已经窥得全貌,招式刁钻至极,再加上白莲使者不弱于自己的内力,擎云要想取胜定非易事。

  在擎云看来,这位白莲使者就相当于一个全面升级版的青莲使者,他唯一的依仗就是对“刺驴剑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是,这又能如何呢?

  精准地推算出对手下一步要出手的招式,料敌于先,击其弱处,一击必中......

  这不正是“岱宗如何”的理念吗?

  “岱宗如何”,据说是泰山派最为高深的剑法,或者说,它甚至超越了剑法本身的内涵。

  那本薄薄的册子,此时还躺在“浮云居”擎云住处的案头,只是那上边的内容擎云早已烂熟于胸。

  在此前,擎云只当那是一种境界而非剑法。

  如今接连应对两个人对他使出“刺驴剑法”来,让擎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可能拿对方这“刺驴剑法”来做一次试验呢?

  这才是场中打斗有些古怪的原因,也是一旁李猛看的似是而非的原因,他忍不住问了迟百城,可是,谁又能给迟百城一个答案呢?

  ......

  “青莲使者,明明白莲使者马上就要获胜了,怎么对方又能险而又险地避开了呢?”

  场中二人又交手了三十多回合,再加上二人比斗的速度都不快,这时间可过去不老少了。

  “‘刺驴剑法’到了大哥手中,似乎成了完全不同的一套剑法?可是,这招式、这角度,明明就是同一套剑法啊?怎么会这样?”

  青莲使者身旁的观战者更多,自然也有那好奇心爆棚的。

  只可惜,青莲使者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看着“刺驴剑法”在大哥手中的变化,他的心思早就沉了进去。

  “一百个回合了,你能够在本使剑下走过一百个回合,也足以自傲了——”

  此时,白莲使者胸前一起一伏的,呼吸有些急促,显然过去这一百回合他也紧张的很。

  再看对面的擎云,鼻洼鬓角也见了汗,脸上虽有疲态两只眼睛却显得兴奋至极。

  二人打斗了一百个回合,外人看来,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白莲使者压着擎云在打,甚至擎云这身新置的道袍都被划破了几道口子。

  只有白莲使者心里明白,对方好似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一击必中的机会,白莲使者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对方年纪轻轻的就击败了自己的弟弟,按理说白莲使者不应该轻视擎云才对,可二人真打斗了一百个回合,白莲使者觉得自己还是想错了。

  而擎云呢?

  他满脑子都是“岱宗如何”的理念,手中不自觉递出的还是“泰山十八盘”的剑招,却已经有些似是而非了。

  “尊驾为何收手了?——”

  是的,一百个回合已过,白莲使者直接跳回本队,长剑还鞘又随手扔给了自己的弟弟。

  如此一来,最难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