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重逢(2/3)
任谁也没想到,这般重要的话,天松道长居然能忍了快一个月才说出来。
说句心里话,天松道长宁愿自己没听到掌门师兄这份嘱咐,擎云是什么样的天赋,旁人或许不知晓,他天松还能不知道吗?
就这样一个武学天赋惊人的后辈,如今刚过十七岁而已,就隐隐有泰山年轻一辈第一人的苗头。
也许,掌门大弟子邓子陌尚能强其一线,那也要看看邓子陌比擎云大了多少啊?
至于二弟子建除,几年前就已经不是擎云的对手了。
宗门之中出了这样的杰出后辈,掌门师兄居然要将其“礼送出门”,他怎么舍得啊?
是的,在天松道长眼里,掌门师兄这就是在把擎云“礼送出门”。
哪怕送去的地方乃是武林圣地武当山,哪怕擎云原本就是武当冲虚道长座下的弟子,他还是觉得有些不甘心。
天松道长没有回答擎云的问话,恰恰就是这份无言,算是默认了擎云的猜测。
“嘿嘿,云师兄有此得天独厚的机缘,小弟可是羡慕的紧呢!从今往后,是否‘浮云居’就是小弟的天下了?”
看到周围的气氛有些沉闷,迟百城在一旁“卖弄”道,当真让众人的情绪有了些许好转。
“好了,这件事情,原本就是当年定下来的,想着云儿能够在泰山住个三年五载就返回武当,谁知你又被‘禁足’了三年多,呵呵......”
话锋转过,众人收拾停当继续向南,迟百城还“嗷嗷”着要到前边找家酒楼,好好地吃喝一顿。
王威等四人也很高兴,能跟着擎云上武当,虽说从此离家是远了点,可这四位如今都不曾婚配,练好武功、闯荡江湖的梦想不香吗?
庐州古城,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素以“三国战城,包公故里”闻名于世。
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景色秀丽,七门环卫,扼守要冲,一条南淝河水穿城而过。
擎云七人从北而来,入城自然就走了北边的“拱辰门”。
这“拱辰门”名字取的也很讲究,“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奇怪,这庐州在方圆数百里之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寻常也总有不少外地人来此游玩瞻仰,今日怎么显得如此冷清?”
“而且,此处并不是边城,往日守门的军卒不过十来人之数,今日怎么增添了许多?”
擎云等六位师兄弟都算是第一次出远门,可三十有六的天松道长,却在江湖中游历过好几年,尤其这庐州城,早年间他还真就待过一些时日。
“师叔,您甭在那里感慨了,咱们先找个地方祭祭‘五脏庙’吧,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找人扫听一下不得了,驾——”
到了庐州城,也就意味着能找到吃饭的地方了,这几天忙着赶路,也没碰到像样的城镇,几人嘴里都快要淡出鸟来了。
李猛一甩鞭子,率先赶着大车就进入了庐州城。
“同庆楼”,一座两层高的酒楼,虽然用餐之处只有两层,这每一层的占地可不老小。
就拿这一楼大堂来说,横五纵六,足足摆下了三十张桌子。
只是,眼看着就要到饭口了,偌大一个大堂竟然只有那么两三桌客人,显得有些冷冷清清的。
擎云等人的大车被店小二接过赶往后院,王威却不放心,向天松道长请示过后,亲自带着赵悍前去押车。
剩下五人也就没怎么讲究,直接在一楼大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几位客官,不知想吃些什么?”
看到擎云五人进来,又想到被同伴带往后院的四辆大车、几匹骏马,伺候在一旁的店小二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当然了,这几位个个带着宝剑,一看就是江湖中人,又是光天化日之下,这店小二倒不至于起什么歹心。
“小二哥,我们是赶长途来的,就拣你们店里的特色菜上几样吧,量要足,另外再打包几个硬菜,吃完了好带走。”
出门在外,招呼吃喝这些事,通常是王威在打理,如今王威到后院去看守车辆了,这活计就落在了迟百城的身上。
“好了您嘞,您这算是来对地方了,咱这家‘同庆楼’可算是老字号了,但凡徽菜中有的都能给您做出来。”
还真不是这店小二吹牛,时间不大,擎云等人面前就满满地摆了一桌子。
庐州烤鸭、巢湖银鱼、包公鱼、逍遥鸡、三河米饺、肥西老母鸡汤、臭干炒千张、吴山贡鹅、陈三光芙蓉蛋卷......
这店小二也真“实在”,迟百城让他自己做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