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女知青媳妇不许我摆烂!

第62章,重生者的身份要暴露?(第三更)(1/2)

  整个一上午,苏云都在图书馆中渡过。

  前世,作为学霸出身的他,就从在就读的大学图书馆中待过不短的时间,看过很多专业方面或感兴趣的书。

  还是头一次浏览1978年的大学图书馆。

  按理来说,在这个物资极度缺乏的年代,图书馆里的书应该不多才是。

  但却恰恰相反,图书馆中的书很多,这与西北大学的底蕴有关,也与当下的人文环境有关。

  西北大学创办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已经七十多年,即便是经历过建国前的军阀割据,日本侵华和国共之战,也经历过建国后的十年浩劫,但学校的底蕴却是有增无减,这从上下四层的图书馆中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就能看出一二。

  至于为什么说也与当下的人文环境有关,是因为当下不像后世那般,好像所有事都有了行业定律或规范,一切都在摸索之中,文学也是一样。

  十年浩劫之后,到九十年代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文艺界不断探索,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年代,所以图书馆中储存了各种各样风格和形式的书籍。

  甚至,在当前国情的允许下,图书馆中还有不少外国的书。

  只是因为大多都是没有经过翻译的外文书,再加上当下除了外语专业的人外,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英语,所以看得人并不多。

  苏云翻了翻,其中还有他感兴趣,却没有看过的书,如《活下去并且要记住》,是俄国作家拉斯普京著作,通过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经历,探讨了生存、记忆和人性的主题。

  去年还曾经获得过苏联国家奖金,是一本不错的小说。

  前世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时间看,现在他最多的就是时间,所以从书架上拿到书后,就去专门看书的区域找个空座坐下,认真的看了起来。

  书中讲述了二战时期,一名伤兵安德烈本以为伤愈后可以回家探亲,所以没有要求家人来医院看望自己,但是不料却被告知要求尽快回到部队。

  犹豫再三之后,他错过了返回部队的列车,偷偷回到了家乡成了一名逃兵。

  潜逃过程中只有自己的妻子纳斯焦娜知道自己的安身之所,但是两个人只能在痛苦中偷偷幽会,妻子也一直替他隐瞒,可是他仍然不停的怀疑妻子。

  更加不幸的是,他们婚内一直没有孩子,却在这个档口怀了孩子。

  纳斯焦娜一面忍受着丈夫的猜疑还要帮助他躲避军管委的追查,一面忍受着村子里其他的流言蜚语。

  最后终于不堪受辱投河自尽。

  一口气将这本小说读完后,苏云再一次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同时,也为小说中伤兵妻子纳斯焦娜和其肚子里的孩子的泯灭感到心痛。

  小说虽然写的是战争下的悲剧,但却是呼吁人们正视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要勇于面对和承担个人的责任。

  这就是悲剧小说的魅力。

  不但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还能通过展现有价值东西的毁灭,引发怜惜、悲悯和灵魂的洗礼。

  别人苏云不知道,起码他自己读完这本小说后,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同时,对直面问题和责任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就如现在的他,既然对名义上的媳妇侯香玉有些想法,就要勇敢面对。

  只不过,一想到对方那惊人的武力值和贼大的手劲,苏云心里就有些打鼓。

  心想:这事不急,反正我们还是夫妻,还有时间顺其自然的发展。

  至于现在他所面临的最大责任,恐怕就是不辜负大哥苏国龙和二姐苏凤从小将他拉扯大,即便是自己家都吃不饱饭,也要时常接济他这个弟弟的天大恩情。

  所以,苏云在立志于衣食无忧躺平生活的同时,也决定承包了大哥和二姐两家人以后的小康生活。

  “小云走吧,这也快到饭点了!”

  刚想到着,就听到有人叫自己,苏云一看是王学钧王馆长,就知道这是要自己中午请客去吴氏泡馍吃羊肉泡馍。

  “王馆长,我将这本书还了就走。”

  王学钧闻言,眼睛就不由自主地瞥了一眼苏云所看的书的封面后,心中顿时一惊。

  这是一本英文版的俄文书,他在之前的书单中看到过,也听说过这本俄国作家拉斯普京的著作《活下去并且要记住》,但是因为自己的英文水平有限,再加上一直没有翻译过来的汉语书,所以才没有读过。

  这老猴子的女婿怎么倒是先读上了!

  难道他能看的懂英文?

  他对只有两面之缘的苏云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其没上过大学,并且还是从乡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