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女知青媳妇不许我摆烂!

第43章,临行前夕(1/2)

  见苏云拿着盖有村大队公章的介绍信后,侯香玉那颗始终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介绍信她连火车票都买不了,要是走着回省城,一百多公里起码也得走上好几天。

  这一路上还得要应付沿途城镇的盘查。

  就算你能顺利徒步背着行李走回省城,在没有介绍信的情况下回到家,省城的居民委员会可能会因为你没有村大队开具的介绍信,而将你遣返回来。

  因为在当时,就算是下乡知青回城探亲,也得需要有下乡所在的村大队,开具的介绍信才成。

  没有介绍信,你就算是明明考上了大学,可能也上不了。

  所以,侯香玉才会这么在意村大队开具的介绍信。

  如果她知道这是苏云私自开具的,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介绍信到手后,两人这才开始收拾行李。

  让侯香玉有些诧异的是:她的行李竟然要比苏云这个一直生活在乡下人的行李还要多。

  她的行李其中一半都是书籍,然后才是一些春夏秋冬的衣物。

  但苏云在家里划拉了两圈,却只带了两身当下时节换洗的衣物和洗漱用品,然后便是用超大牛皮纸装的两本杂志样本,两本格子信纸,一瓶墨水和两支钢笔。

  用一块方布包起来背在身后就可以走,比侯香玉那一大包的行李少了太多。

  “你怎么就这么一点行李?”

  这也不怪她有此一问,毕竟苏云是要跟着他回省城找工作,安家落户。

  而现在的情况,更像是苏云去一趟县城,然后过两天返回一般。

  “都是些破烂,与其拿走还不如都扔在家里,等以后回来了还可以用。”

  “至于去省城后的生活用品,用钱买就好了!”

  “反正你不是要给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吗,等有工作了,发了工资,就有钱购买生活用品了!”

  苏云解释道。

  侯香玉一想也是,只要有了工作,发了工资,购买些生活用品也花不了多少钱。

  还没到中午饭点,两人就已经收拾好了各自的行李。

  苏云还要去和老头子说声侯香玉考上大学,两人一起去省城的事,所以就先回了村大队办公室。

  因为八月中旬的天气还热,老头子视察回来的早,苏云到村大队时,老头子已经蹲在村大队门口“吧嗒吧嗒”的抽旱烟哪!

  “二叔,我媳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我准备和她一起去省城,以后可能就不回来了!”

  “这次过来特意给您说一声,也感谢您这段时间对我们夫妻俩的照顾。”

  苏云开门见山道。

  “我听说了,你媳妇也是好样的,竟然真能考上大学。”

  “附近其他几个村也有知青考大学的,但是到目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就只有你媳妇一个。”

  “不过,小云啊!在城市里不同于咱们乡下,人生地不熟,就算是有人欺负也得受着,如果实在混的不如意就回来,这里还有你大哥和二叔在。”

  “你们夫妻俩这段时间的工分怎么办?”

  老头子感叹一番后,就开始问起了工分这种事关吃饭口粮的事。

  “都留给我大哥吧!”

  “没有其他事就滚吧!看到你我就心烦。”

  想着苏云走后,以后就没有人给他读报纸了,老头子就没由来的烦躁起来。

  苏云却是不以为意,老头子发神经的时候多了,他也不在乎多这一回。

  直接返回家后,苏云就和侯香玉两人一个做饭一个烧火,做起了午饭。

  吃完饭后,苏云又蒸了一锅大白面馒头。

  并且将剩余的一斤多牛肉都煮熟了,给两人路上吃。

  此次省城之行,即便是坐火车用不了多长时间,但他们两人去市里火车站前却要转两三次车,需要很长时间。

  早晨出发,当天傍晚能到省城就已经算是很顺利了。

  所以他们身上得揣着点吃食,否则到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下,饿肚子几乎是肯定的。

  预留出晚饭和明天早饭的口粮后,还有五六斤大米,七八斤白面,两三斤的猪肉和羊肉,还有一些大白菜、土豆、胡萝卜、白糖和细盐等蔬菜和调味品。

  苏云都一股脑的装进了一个大布袋中,扛在肩上给大哥苏国龙一家送了过去。

  幸亏他是在刚吃过午饭没多久就来的,否则到时候大哥和大嫂可能都已经出工下地干活了。

  见苏云又背着一个大布袋,大嫂和两个侄子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大哥苏国龙则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