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第六百一十章 父子夜谈,杀机自生!(1/2)

  “汉军势大,光我吴国,恐怕难挡,贵国若是不愿意出兵,那又该如何?”

  孙权眼神闪烁,面有忧色。

  作为背刺达人,孙权自己自然也是害怕被人背刺的。

  魏国使者轻轻一笑,说道:“此乃存亡之际,我大魏如何会如此?大王只需要在汉军过了合肥之后,紧闭合肥防线,挡住汉军,截断汉军后勤,剩下的事情,便交由我大魏了。”

  截断汉军后路?

  若是那汉军不必他吴国亲自来攻的话,做到这一点,倒是不难。

  “孤不能给你完全答复,局势变幻莫测,恐怕你魏国,也不全信我孙仲谋,待汉军攻寿春之后,时机到了,孤自会派遣信使过去。”

  其实孙权说出这番话来,反倒是能够让魏国使者放心。

  反而,若是孙权言之凿凿,他心中倒是要没底了。

  毕竟面前这个吴王,可是随时可以在大魏吴王,与大汉吴王之间来回摇摆的。

  “既是如此,我等便在魏国,静候大王消息!”

  说完,魏国使者起身,对着孙权行了一礼,缓缓退去。

  待魏国使者走了之后,孙权将吴王宫的大内官唤了进来。

  “将都督召入宫来!”

  很快,东吴大都督诸葛瑾,便急匆匆的入了吴王宫。

  “大王。”

  诸葛瑾对着孙权行了一礼,问道:“不知大王召见臣下,是有何吩咐?”

  孙权躺坐在主位之上,脸上的神情还算是比较轻松的。

  “汉使走后,汉军动向如何了?”

  见是询问其中细节,诸葛瑾如实说道:“汉使走后,汉军派出几个军中将校,前来与我大军接洽,如今已经是定好章程了,汉军从寻阳出兵,合计三万战兵,民夫三万余,汉军之中,粮草通过江道转运,吴国提供些许粮草,战后双倍奉还。”

  从寻阳出兵?

  孙权再问道:“汉军准备走哪条路?”

  诸葛瑾眉头一挑,老老实实回答道:“先走水路,沿江入巢湖,过合肥,进入魏国境内。”

  走水路的好处有很多。

  后勤压力小,并且不必经过城池,基本上不会袭扰到吴国百姓。

  要知道,那些兵卒可不是什么好人,奸淫掳掠之事,那做的可不比山匪的少。

  “汉军原本还要走陆道的,出寻阳过舒县,再至合肥,不过这个要求,被太子否了,沿路要道,吴国不能支援粮草,又恐惊汉军扰百姓,遂绝了此道。”

  太子总算是做了点人事了。

  “汉军深入我吴国疆域,难道没有提出什么要求?”

  诸葛瑾点了点头,说道:“沿江堡寨,汉军要控制一些,以免被有心人遏住江道,我大吴水师,不得过历阳,否则形同与汉国宣战。”

  吴国水师是有能力断绝江道的,后勤被断,深入敌境的汉军的处境,可想而知。

  汉国提出的这些要求,并不过份。

  “汉军何时发兵?”

  诸葛瑾摇了摇头,说道:“尚不清楚。”

  韩国其余几路都已经发兵了,甚至有些已经是取得战果了,怎么这一路现在连个日期都不给?

  “若是有确切消息,第一时间过来告知。”

  诸葛瑾点了点头,道:“诺。”

  说完之后,诸葛瑾面有忧色,问道:“大王难道不愿意让汉军借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我肯定不愿意了!

  但是现在他是被逼得被迫愿意了。

  “汉军数万入境,若是北伐魏国是个幌子,直驱我建业而来,该如何是好?其中的情况,孤自然是要好好了解一番的。”

  孙权这番话没毛病,诸葛瑾将心中的担忧散去,说道:“太子负责与汉国交接其中各种事务,我王若是想要知晓其中内情,不妨召见太子问上一问。”

  诸葛瑾在一边感慨道:“太子天资英武,有大王昔日雄风,将来必是能够担得起大吴的千斤重担,大王有时候,也得给太子些许表现的机会。”

  君王与国储,若是关系不好,这吴国的政局能够稳定?

  诸葛瑾自然是想要缓和孙权与孙登之间的关系。

  “你说得对。”

  孙权点了点头。

  “你便派人,召太子入宫奏对!”

  诸葛瑾闻言大喜,说道:“臣下这便将太子唤来。”

  吴王相召。

  作为吴国太子,孙登不敢不来。

  他走在吴王宫的甬道之中,心中百感交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