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第五百一十一章 长安托孤,顾命大臣!(1/3)

  宴席结束后不久,准备安歇的刘禅,便见到了匆匆而来的吴懿,知晓有大事发生的刘禅将其引到偏室相见。一见面,吴懿便哭着跪伏在刘禅身前,道:“殿下,陛下有变,陛下令命臣诏殿下立即回长安主持局面!”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刘禅是懵的。当场便问道:“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刘禅以刘备病重即将驾崩的消息来诓骗曹丕,是为了打破关东局面的,结果你现在跟我说,他那个便宜老爹,大汉皇帝刘玄德,真的要不行?刘禅当即有一种荒谬的感觉。难道今天是愚人节?吴懿眼中带泪,说道:“华佗亲自诊治,陛下时日无多了。”皇帝老爹的身体,他早问过华佗了。差是差了点,但绝对不可能忽然就发生意外!结果现在你跟我说,他快不行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吴懿苦笑着说道:“曹真作乱雍县,陛下为了此事操碎了心,为了安定关中士族,轮番接见臣僚,导致身体败坏,以致于连日呕血,御医们已经说了,陛下是药石无救了,现在还能活着,便是全靠一口气撑着。”“这”刘禅愣住了。原本刘备就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曹真乱关中之事,将他惟一剩存的那一口气都耗尽了。这一世,没有夷陵大火,没有白帝城托孤,但残忍的贼老天,还是要夺走这个一身以兴复汉室为己业的汉朝天子的性命?“殿下,速速动身罢!朝野上下,都等着殿下主持大局了。”刘备之死,这个天下会有什么变化,刘禅无法确定。只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长安,现在差不多该是乱成一团了。他必须立刻马上回到未央宫,接掌象征大权的传国玉玺以及其他权利象征的印玺与虎符。刘备仁德,是故关中士族归顺。而现在换了他这个‘刻薄’太子上位,焉知那些关中士族会不会搞什么乱子?于是,他立刻就下令:“马上回长安!”因为担心事情有变,刘禅甚至连马车都不乘,直接骑马狂奔,带着三百护卫骑兵,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返回了长安城。要知道,潼关距离长安有三百里路。可以这么说,刘禅一日奔袭一百五十里,身下的马都跑死了三匹。日夜不息,奔驰向前。终于是到长安城了。此刻的长安城已经是戒严了,城池紧闭,城池之上,巡逻的兵士随处可见,真可谓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速开城门,殿下已至!”守城将闻言,确定了刘禅的身份之后,当即打开城门。“末将,拜见殿下。”刘禅脸上顶着两个熊猫眼,瞥了一眼守城将,点了点头,便驱驰着身下伸着长长舌头,吐着白沫的战马朝着城内奔驰而去。一进城,刘禅立刻直奔未央宫。夜很静。未央宫,长安城的心脏,此刻被一股无形的压抑氛围所笼罩。厚重的宫墙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只留下宫内深深的沉静与不安。往常金碧辉煌的宫殿,此刻在肃穆中透出一股冷意,让人不禁心生寒意。宫中各处均已戒严,侍卫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刃,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冷漠,仿佛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宫城各处的大门紧闭,禁止任何人进出,整个未央宫就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将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揪在了一起。皇帝寝殿内,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诸葛亮、法正、杜尤、吴懿等重臣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上难掩忧色。天子妃嫔站在天子御塌前,偷偷的流着眼泪,十几个医官,在天子塌边,轮流上阵进行抢救,一旁的水盘边,放着许多条被鲜血浸红的白布。诸葛亮那双睿智的眼眸此刻充满了担忧和无奈,他轻轻地摇着羽扇,仿佛想借此驱散心中的不安。哪怕现在是冬天了,诸葛亮急得头上上细汗直冒,心中更是燥热无比。法正则紧锁眉头,来回踱步,时不时地向内室张望,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内官和宫女们更是噤若寒蝉,他们低垂着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隐约间,可以听到宫女们细碎的哭声,那声音凄凉而哀伤,像是为皇帝的病情而悲泣。刘备乃是难得的仁义皇帝,以仁德著称。不管他是不是演的,就算是演的,能演一辈子,那也便是真的了。不少人感佩刘备恩德,或者曾经受过刘备恩惠的,此刻已经是在默默的流眼泪了,悲痛之意,直接溢了出来。寝殿深处,皇帝刘备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他身上的皇帝内服,透出斑斑血迹,显得格外触目惊心。昔日那位自微末起,被称之为织席贩履之辈,数败丧家,又数次乘风而起的大汉皇帝,此刻已是形容枯槁,气若游丝。刘备的嘴角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发出声音。他的手指轻轻颤了颤,仿佛是在召唤着什么人。众人见状,心中更是一紧。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随时都可能离他们而去。便是诸葛亮的再稳重,此刻也绷不住了。“殿下还没到吗?”夜幕低垂,长安城的轮廓在昏黄的灯光中若隐若现。少年太子刘禅身着锦衣,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在寂静的街道上急速奔驰,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响声,回荡在空旷的街道之间。刘禅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焦急的光芒,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刘备的担忧。一路上,他根本无暇顾及长安城中的情况,只想尽快赶到未央宫,见到病危中的父皇刘备。未央宫的巍峨壮丽在夜色中愈发显得庄严肃穆,刘禅紧紧握住缰绳,一跃而下,穿过重重宫门,径直向寝殿奔去。一到寝殿外,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