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第四百四十八章 赵云先锋,势如破竹!(2/4)

p>

  只留彭城一座孤城,拿下徐州的难度,便下降了不少。

  “报~”

  就在这个时候,营外却匆匆走入一个传令兵。

  “陛下,寿春急报!”

  寿春急报?

  曹丕眼睛一眯,当即将奏报拿了起来,拆开军报,拿在手上细细端详起来了。

  “汉吴联盟了?”

  曹丕眼睛一瞪,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怎么可能?”

  这不对劲啊!

  前面不是还打生打死的?

  你吴国可是派来使者,请求我大魏出兵的,怎么到了现在,又跟汉国联盟了?

  曹丕觉得自己一个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晔贾诩等人,马上上前来,细细端详着军报中的内容。

  “看来,是那汉国太子忌惮我大魏,是故不敢在伐吴中过于损耗实力。”

  刘晔在一旁分析道。

  “吴国举全国之力,战兵十万,可号称五十万大军,那汉太子即便不惧吴军,但也怕在与吴军争斗中损兵折将,为我魏国所趁,如今占下寻阳,并且与吴国议和,得到如此多好处,是个正确的选择。”

  曹丕仔细思考一下,似乎是这么一个道理。

  “哎~”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朕索要合肥,是将吴国逼得太紧了,与我大魏索要合肥相比,那汉国的条件,相比较而言,也似乎是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汉吴争斗,没有两败俱伤,这一场好戏,居然没有没有上演成功,让曹丕很是可惜。

  “老臣却是有不同的看法。”

  贾诩死死的盯着手上的军报,眉头紧紧的皱住了。

  “贾公有何看法?”

  贾诩的意见,曹丕还是非常看重的。

  “陛下,恐怕那汉国太子,在一开始的时候,便没有想过要伐吴。”

  一开始就没想要伐吴?

  “何以见得?”

  贾诩缓缓说道“陛下难道没有发现,那伐吴的汉军太少了一些?”

  汉军太少了?

  曹丕转念一想,当即点了点头。

  “照你这般说,当真如此。”

  贾诩继续说道“伐吴的汉军只有五万人不到,后续也没有继续增兵,校事府密探有言,南阳、汝南的百姓都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一点很是奇怪。”

  照理说,要伐吴,肯定是要举国之力的。

  毕竟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碰撞。

  但这汉国太子,却并没有举国之力。

  “汉国太子,只动员了半个荆州的民力,加上五万人的军力,而且看这军报上的内容,汉国在与吴国签订盟约之后,便遣散了大部分民夫,并且调走了两万无当飞军,陛下不觉得奇怪?”

  原本还不觉得奇怪的,但是现在被贾诩这么一说,曹丕脸上也是露出狐疑之色出来了。

  “贾公的意思是?”

  贾诩撸了撸自己下颚发白的短须,说道“汉国向来联吴抗魏,那汉国太子却找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前来伐吴,陛下不觉得此事过于诡异了?”

  曹丕思索一番,发现还真是如此。

  “贾公的意思是,伐吴并非是那刘公嗣的目的?”

  “是他太快突破寻阳防线了,让我等以为,他便是来伐吴的,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不是伐吴

  难道是要从汝南攻伐他魏国?

  弱吴弊吴,那刘公嗣已经是达到目的了,现在难道是要弱魏,弊魏?

  “那汉国无当飞军,撤到何处了?”

  “军报上说,是襄阳!”

  此刻那军报已经是在一个青年人手上了,这个便是陈泰,陈泰在慎阳守城有功,如今已经被提拔成散骑侍郎,可以跟随在曹丕左右。

  可谓是天子近臣了。

  “襄阳,哼!果然是意图从汝南突破,现在我大军全压在徐州,部份在吴国边境,现在确实是一个好时候。”

  曹丕猛拍大腿,一副后怕的模样。

  “若非贾公一席话,怕朕又要中了那刘公嗣的奸计了。”

  贾诩面色却还是冷峻。

  “若是要从汝南突破的话,那汉国太子的时机选的不对。”

  时机选得不对?

  “贾公此话何意?”以为看破局势的曹丕,眼睛眯了眯,眉头微蹙。

  “现今我大军虽然不在汝南周遭,但是睢阳尚有兵卒一万,可以随时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