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第四百零一章 签订和约,魏国新态!(2/4)

  看来孙权对其还是非常重视的,在他苏醒之后,便将原本准备从他身上移除的权力,又全部还给他了。

  “外使拜见吴王,拜见吴国太子!”

  孙权面色阴沉,只是冷哼一声,对霍弋没有什么好脸色。

  倒是孙登对着霍弋还了一礼,说道:“使者出自荆襄,我府中臣僚之中,也有不少出身荆襄的,或许使者可与之多多亲近。”

  吴国里面,确实是有不少荆州人士。

  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吴国占据了荆州数郡之地。

  差点还偷袭江陵得逞,将南郡拿下了呢!

  虽然现在荆州被孙权搞丢了,但江东里面,还是有不少出身荆州的臣僚。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吴国的政坛里面,也是分派别的。

  总的来说,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是吴郡士族。

  吴郡士族以顾、陆、朱、张、全为代表。

  在历史上,他们将在吴国显贵一段时间,直到深陷两宫之争之后,才从吴国朝堂出局。

  第二派是会稽士族。

  会稽士族以孔、贺、虞、魏盛、周几家为代表。

  会稽盛、周二氏因孙家入江东时进行“高强度”抵抗活动,后备受打压;而孔家虽在东吴政权中默默无闻,但在东晋时期一跃为东南豪强,在晋末和刘裕结交,成为南朝吴地士族中的显贵。

  这第二派势力不如吴郡士族,不被孙权重用,但也算是朝堂上一股不小的势力。

  第三派是荆州士族、江北侨士。

  江北侨士以张、周、诸葛、步、严、胡、薛、阚、吾为代表。

  这一派别,势力不小,孙权也算得上是重用的。

  脑中将吴国各势力的情况都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霍弋当即对孙权行了一礼,说道:“大王,三日之期已至,不知道吴王可有决断了?”

  孙权当即点头,说道:“这是我等修改后的条件,还请使者一观。”

  真答应了?

  霍弋还准备在堂中重现当年诸葛丞相舌战群儒的场面,不想这孙权居然不给他这个表现的机会。

  接过内官递过来的文册,霍弋拿在身前,细细的端详起来了。

  “这”

  霍弋张大嘴巴,脸上有着震惊,疑惑之色。

  并非是说这条件有多苛刻,相反,这条件不仅不苛刻,相反很是宽松。

  这孙仲谋,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如此大度了?

  以这些江东鼠辈的性子,其中必然有诈!

  霍弋仔仔细细的端详几遍,看了足有半刻钟,硬是在上面找不到一点儿问题。

  难道说.

  便是霍弋自己,都有些犹豫起来了。

  难道这里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

  这怎么可能?

  一定是我没发现。

  于是乎,霍弋又看了一遍。

  而在霍弋仔仔细细查看这吴国修改的条件的时候,孙权却是等得不耐烦了。

  好家伙!

  我现在退让几步,你反倒是不相信了?

  这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难道以为我孙仲谋耍诈?

  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是想耍诈来着,但是现在,他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了。

  我孙权,乃正人君子也!

  “汉使难道还没看够?”

  听到孙权的语气已经开始变得不悦起来了,霍弋只好将手上这文册收了起来。

  “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吴王答应了这些条件,便不能反悔了。”

  孙权满头黑线,但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说道:

  “我吴国绝对没有对贵太子有刺杀之事,以前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更是如此,如今这些条件,孤修改了一些,汉使也能看出我吴国与汉国修好之意,汉吴联盟,乃是现在对两国都好的事情,我吴国,愿意先退一步。”

  这联盟二字,怎么在这孙权口中说出来,那么腻歪呢?

  但好处现在已经得到了,霍弋也没有触怒的孙权的意思,他的出使任务,已经是完成了,而且是超额完成了。

  按照刘禅给他的目标,这吴国给的条件,还可以继续商量的。

  但既然你吴国如此,那就别怪我大汉朝你输出大量廉商品了。

  “既是如此,那我大汉可与吴国签订条约,如若吴国违背条约,则我汉国必发兵来攻!”

  丑话得先说在前头。

  “若是条约已成,汉国还在吴国腹地掀起什么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