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第三百九十四章 无能狂怒与彻底疯狂!(2/4)

>  虽然他对诸葛瑾并不满意,但现在在大殿之中,愿意给他一个台阶下,孙权倒也不至于真的为难他。

  “诸位,若是那汉国来攻,我等如何才能守住吴国之地?”

  汉国来攻?

  诸葛瑾手持笏板,再次出列,说道:“启禀我王,汉国虽然在近年来屡有斩获,但是比之占据中原之地的曹魏来说,势力还是有不如的,应当是不会向我吴国发兵。”

  “应该?”

  孙权眉头一挑。

  对于这种投降派,或者说是躺平派式的回答,孙权很是不满。

  “这”

  在这个时候,身着吴国大都督官袍,嘴唇上留着胡须,看起来年长了十岁,宛如积年老将的陆逊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启禀我王,方才左将军之言,极是,以我孙刘联盟,若无大事,那汉皇帝与汉太子必不会对我吴国发兵,对我吴国发兵,势必会引起一场大战,这是魏国愿意看到的,而不是汉国愿意看到的,那汉国皇帝与汉国太子都是聪明人,不会连这一点都不清楚。”

  陆逊看着孙权不太满意的表情,继续说道:“况且,即便是汉国举大军前来,我江东大军,亦是不惧他多少,我吴国水师天下无敌,若其敢来犯,臣下必率江东水师,击败那汉国大军!那汉国太子刘公嗣敢过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吴国能在三国鼎立之中成为那鼎立的一足,那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江东是有地利优势的。

  东吴处在南方,大江河流众多,再有长江天险作为壁垒,使东吴的防守,牢不可破。

  以长江为主要防线,长江水深江宽,终年不冻,为大规模水军提供了驰骋和栖身的场所。

  吴国在其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军,“上岸击贼,跳足入船“。

  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还收编了从曹操方面俘获的水军和战船,自己也制造了众多的舰船。

  后期,吴国重点提高海上远航作战能力。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万人航海求取夷洲,这说明吴国具有良好的航海技术和近海作战能力。

  如果要进攻东吴,先得有大量精锐的水师,以及战船。而这些,都是其他两国很难拥有的战略物资。

  所以,这些就是东吴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本。

  正是在这些原因的作用下,使东吴牢不可破。

  如果要攻伐东吴,不是不行,但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例如,那场东吴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就是很好的见证。

  在没有强大的水师之前,要想拿下吴国,那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是孙权的底气。

  “伯言所言甚是!”

  这朝堂之上,一直被投降派围绕其中,便是孙权心再大,那也受不了啊!

  之前赤壁之战的时候,一个个要投降曹魏。

  现在那汉太子刘公嗣逼迫更甚,便想着依附、投降汉国。

  当我孙权不存在是吧?

  你家东吴国主,还活着呢!

  “有天下无敌的江东水师在,江左之地,无人能够取之!”

  孙权这句话,是半点问题都没有的。

  赤壁之战之后,曹魏水师丧尽,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汉国虽然有水师,但精锐程度比之江东水师来说,还是要差一个档次的。

  不过,东吴有水师之利,却只能屈居于江左之地的原因,那就是他只有水师之利。

  步兵?

  打不过汉国。

  骑兵?

  不好意思。

  根本就没有什么战马,也就没有什么成规模的骑兵。

  陆战不行,水战第一名,离开了江道水道,东吴便就是拔了爪牙的纸老虎,不堪一击。

  便是刚刚收复徐州的臧霸,都可以在广陵郡与偌大的东吴拉扯,甚至在小规模的短兵相接之中保持优势。

  “诸位,那刘公嗣欲以商盟之道,来离间我东吴君臣,来弱我江东国力,此乃阳谋,我等定然不能为这奸诈小人得逞了。”

  沉默。

  殿中的那些江东士族臣僚,很是沉默。

  你孙权话说得好听。

  但这是世家损失,世家被放血割肉,一句话便让世家伏首?

  没那么容易。

  “哼!”

  孙权心中冷哼一声,对于这些江东世家,已经是非常不满了。

  但是,为了大局着想,他却也只能将心中的不满隐藏起来。

  没办法。

  东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