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108、尸毒再现!(3/4)

  说完,贺春利露出很羡慕的表情,一旁的韩立也是羡慕不已。

  谢安心头也是感慨的。

  前世的时候,谢安就出生在农村,当时村里讲究字辈。取名的时候,除了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带字辈的小名。先祖们故去后,立碑的时候,就会按照字辈,给后辈们取好名字。

  譬如谢安当时是独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但是按照规矩女人不入先祖墓碑。倒是谢安有三个堂哥,都是尤字辈。

  所以,曾祖父过世的时候,祖父就在墓碑刻上:

  【曾孙:

  人才兴旺。】

  谢安最小,便是旺。加上字辈“尤”,前缀姓氏,便组成了谢安的名字。

  可见,前世的时候就非常讲究祖辈传承,薪火传续。祠堂文化,算是人的根,落叶归根,便是这个意思。后来随着城市化……人口大流动,农村衰落,这种传承就被打破了。

  如今这世道,对祠堂和祖辈传承,更为重视。

  虽然谢安从小就被人给卖了,不知道自己身世如何,但毕竟在乌桥镇生活了三十多年,岂能对这片土地没有感情?

  特别是到了谢安这个年纪,更是注重落叶归根。

  自己在这里一无爹妈,二没子嗣……连个祠堂都入不得。

  虽然有了长生命格,但毕竟还没兑现。更何况,长生又不是不死……

  就在谢安愣神的时候,当铺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我去开门。”

  韩立赶啃下最后一口鸡腿,匆匆跑去开门。

  来的是陈河,陈雷还有乌桥镇最大的乡贤李洪明。

  谢安在乌桥镇生活了三十年,自然认得陈雷和李洪明。特别是李洪明,更是德高望重的叔公。说起来李儒这一支都属于李洪明这脉分裂出去的。

  乌桥镇自有记录开始,由四大姓氏先祖来这里定居,往后经历了十几代人。李氏一脉近古五代的字辈分别是:龙云匣诗洪。

  活着的洪字辈老人,仅存李洪明一个。

  可见其地位之高。

  大乾惯例,县城之下无官制。各大乡镇的秩序多由乡贤豪绅维持。多年来,乌桥镇没出现大的内斗争端,还算乡邻和睦,李洪明功不可没。

  谢安出门相迎,“李老,陈馆主。”

  便是谢安这个五十有一的老头,在李洪明面前都是儿孙辈……

  尊老爱幼的礼数,还是要的。

  “谢香主也在,那敢情好啊。”李洪明虽然年纪大,但知晓谢安的身份,还是拱了一手。

  “外边风雪大,进来喝杯热茶再说。雨荷,上茶。”

  三人入得厅堂,雨荷给大家泡了茶。谢安还特意把火炉子挪到李洪明身边。

  李洪明感激的看了谢安一眼,微微颔首,顿时感觉这位谢香主很是知晓礼数,平易近人,一番寒暄后道:“陈雷,你是武者,你来说。”

  陈雷忽然站了起来,面露歉意,拱手道:“谢香主想来是和陈远熟络的。前阵子咱们乌桥镇重修祠堂,有钱的凑钱,没钱的出力。陈远为人热心,凑了银子不说,还愿意亲自去祠堂帮工。我想着陈家是镇上的大姓,理该带头表率,陈远此举也是好的。可是……昨晚本该是我三弟陈河留守祠堂值夜,奈何有个武馆学徒半夜练功受伤,三弟便回去药方,改由陈远留守祠堂。

  不想,今早我们去祠堂上工的时候,没找到陈远,我当时就感觉不对劲。便让人去找,就在刚刚……在祠堂后山找到了陈远……他已经死了。死状十分的凄惨诡异。”

  正在喝茶的谢安,惊的手都哆嗦了下。

  陈远……竟然死了?

  这可是谢安在当铺共事了二三十年的老搭档了,当初的五禽戏还是陈远给的呢……

  多年来,乌桥镇都没发生过特别的怪异死人事件。

  此地毕竟比较偏僻,终年都没几个外乡客,民风淳朴,秩序井然。不似水灯镇,靠近漕运大码头,外来人多,人员复杂,死个把人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诶,都怪我!没照应好本家人,陈远好端端的一个掌柜,勤勤恳恳几十年,对乡民都很好,不想却惨遭横祸。”陈雷低下头去,十分的自责。颇有几分对不起谢安的意思。

  陈河这时候道:“谢香主,此事被乡民知晓后,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李老和大哥知晓后立刻过来,打算通知李儒的……”

  啪。

  谢安放下茶盏,“韩立,你去一趟李府,说明情况。李老,请你带路,我去看看。”

  若是死的是镇上无关紧要的人,谢安是不想多管闲事的。还想着吃完这顿师徒团圆饭就回黑市去闭关养生功,准备岁旦去唐家堡的事情。

  但陈远,并非什么路人,而是几十年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