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海鹰!(1/3)
通过加装升级组件实现的机车改造速度很快,本质是替换和加装,对机体原有机械结构的影响微乎其微,前后不过半小时多点,新的增强改型已经出炉,原有型号后面多了一个“HP”的后缀。
普通改造完毕,李铁继续进行下一步,整机融合改造,将海军的无火调车机加入改造部件槽。
“检测到异构型态机车整车。”
“正在计算工程数据。”
“正在形成方案。”
“正在去重。”
“正在验证。”
“卡尔茨皇家375HP融合改型方案A:375HP储能型机车,在原车结构中加入蒸汽储能罐,可在机车制动或其他工况下收集过剩蒸汽,在蒸汽不足时释放蒸汽。均衡蒸汽消耗,稳定制动性能,并可作为应急动力源,在锅炉受损时继续驱动机车运行。启动性能提升,加速能力增强,爬坡能力增强。车重增加,维护难度增加。”
有改变,也很实用,但距离本次改造的基本目标还有差异。
李铁从改造部件槽中取出海军无火机车,加入了古登伯格的齿轮传动机车继续尝试。
“卡尔茨皇家375融合改型方案B:375HP齿轮传动型机车,取消了动轮之间笨重的连杆系统,以内置的油浴齿轮箱与动轴啮合联动。可高速运行的同时,保留了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能力,动力控制精准,爬坡能力和牵引力大幅增强;构造简化,车重降低,封闭齿轮箱令维护难度大幅增加。”
粗略一看,与古登伯格改造的齿轮传动原型车几乎没有差别,就是375的齿轮传动版本。
继续尝试,在改造部件槽中同时加入海军无火机车与古登伯格的齿轮传动机车。
“检测到多型号异构型态机车整车。”
“正在计算工程数据。”
然后就没有任何声音了。
过了好久,就在李铁以为系统被自己不小心玩到死机的时候,系统忽然又蹦出来一句提示。
“正在形成方案。”
又卡机了……三辆构造差异极为悬殊的机车融合,运算量远超两车融合,确实有点难为系统,再一次漫长的深度思考之后,系统提示重新上线。
“正在去重。”
“正在验证。”
漫长等待之后,一个崭新的三维模型终于在李铁面前展现,缓慢的转动展示中,最显眼的就是动轮外侧附加的Y型精密壳体结构,怎么看都有点轮毂电机内意思。
“卡尔茨皇家375融合改型方案X。”
“375HP单轴独立驱动型储能机车——取消动轮之间笨重的连杆系统,为每一根动轴单独集成了紧凑型的蒸汽驱动机。”
“每部动轮驱动机由小型蒸汽机与双汽缸融合而来,单机故障不影响其他动轴驱动,具有极高的运行容错率。”
“动轴驱动机与蒸汽储能罐组合使用,可令本车具备极度平稳的运行能力。”
“具备超高速运行、复杂工况运行以及在大部分机破状况下应急运行的能力。”
“机械噪音极低,维修难度超乎想象。”
好家伙,李铁直呼好家伙。
在改造结果“不能超出本世界科技与工程水平限制”的前提下,居然直接给出了蒸汽版本的动轴独立驱动方案——按照铁路科技的发展脉络,这是至少两代人以后出现的电力机车上才会采用的驱动方案。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维修难度超乎想象”,但是维修难度——这是我一个天赋异禀的机修奇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吗?
就它了,选不了C,选X也一样大吉大利。
这一次三车融合的改造时间就比较长,粗粗一算,375HP改造结束的时间,也是命运号结束巡逻,老梅和小郭带着工班赶到的时间。
之所以叫工班折腾过来,主要是这一周要集中精力,一车又一车的连轴制作混凝土构件,别的都顾不上。
交完库里雅博尔急需的装配式掩体构件,又要整修森林修女院,这期间跟吉尔玛拉驻地的联系会比较脱节,很多需求对接不上,电报毕竟不是微信,就算有了微信的时候,很多事还要当面交流呢。
修女院整修和矿渣宝藏这两件事,已经让李铁下定决心,在巴-库巡逻线委托完成以前,老场站就部署在矿渣丘陵外面天天掏灰,生产混凝土积木,继续完善命运号的冬季编组和光电设备安装。
至于现在,李铁要画点东西。
机修炼丹炉被375占用,整个机修车间暂时不对活人开放,二楼姥爷办公室隔壁的绘图室用不了——以往都是梅契尼在那里享受灵感频发的工作加成。
在姥爷家里画,小小的领地巡视会让肉猫觉得无趣和憋闷,把猫放到场站里头自己玩,大概率又钻到存放过炸药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