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海鸥食堂(2/3)
工作车走廊一端的办公隔断兼绘图区已经布置完成,只是机械加工的场地还空着,李铁让老枪匠提最好的设备清单,用巴斯特的渠道从海尔维茨进口,在那之前先让维克托在吉尔玛拉凑一套用着,不过想要完全凑齐也需要几天时间,这种东西的存货向来不多。
再往后的第三节是机枪车,李铁现在已经获得了护路军满编连甚至是加强连的武器配额,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藏匿遮掩,用水冷重机枪把车厢里塞满都不成问题。
机枪车的值班人员依旧是勤务班,比以往多了两名工兵,应该是车顶迫击炮平台的战备值班员——设在机枪车里的伸缩式瞭望塔,就是通往车顶平台最便利的通道。
第四节是指挥车,比其他车厢明显要高出一截,铆接装甲和内面板都已经安装完成。
车顶同样安装了采光棱镜,车厢局部有错层设计,如同观察口一样狭长的窗户都在上层,安装了定制的厚玻璃——两层平板玻璃夹一层铁丝网,热熔后压平,再于表面涂抹安全涂层防爆。
每一个狭窗旁边都有杠杆手柄,用来开合玻璃外部的钢铁百叶。
没有窗户的下层安装了四个封闭的机枪转塔,但由于没做出合适的并联枪架,射击口尚未切开,机枪也就没有架设。
整个车厢布置的比较紧凑。
带电话交换机、信号控制台、唱片机和全列广播的指挥台;有文件柜、地图桌和办公桌的会议区;预留了潜望镜和探照灯安装平台的瞭望区;以及放置武器架的人员装备区。
一周没见面的雅克坐在办公桌前,在棱镜折射的自然光下翻着闲书,老枪匠也在这里,正在饶有兴趣地摆弄一根武器架上的“三观重塑棍”。
两只狗子和肉猫也在,医疗车厢和炊事车厢的空气对他们来说都过于刺激,只有这里暂可容身。
看过驻地和列车,看过老场站,看过车组成员,老枪匠蒙德利埃对李铁在黑市船上的承诺,内心已经信了五成往上,属于“阔什尼步枪之父”的那份大匠心态也随之复来。
闲不住的老枪匠在恢复心态后,准备给车组所有人建立一份定制武器的身体档案。
这份档案并不神秘,记录的内容也跟经验老到的裁缝们差不多:瞳距、脸长、肩宽、臂展、手肘长度,虎口周长、食指长度、掌宽、身体重心……等等等等。
第五节炊事车依旧是德尔姨当家,这里的餐厅也从来不缺人气,不当班的人都习惯来这里喝茶抽烟闲聊,哪怕是夜里,这里也总是缭绕着热茶和烟草的烟气,之前珀薇太太在炊事车当值的时候,这里还有独属于青少年男子的那份骚气、傻气和朝气。
没被“大胆想法”怂恿过的青春是不完整的,一直被下半身支配的人生则从来没有完整过。
现在珀薇太太换岗到了医疗车厢,炊事车的助手位置上取而代之的,则是古代地道里那个与爆炸案有牵扯的失忆女人。
失忆了嘛,也不知道自己叫啥,也不知道自己多大。
看起来是二十出头,一米五几的正常身高,新世界无论男女都很普遍的瘦削身材,栗色头发栗色眼睛,披发总是松垮地簪在身后,见到谁都是一副眉眼弯弯的讨喜样子。
失忆女的个人物品除了衣服以外,那条刻印着一年堇的链坠已经被热妮娅收起,现在只剩脑后带着蝴蝶的发簪,热妮娅想按照古代语里“蝴蝶”的发音叫她“瓦妮莎”,但被李铁听岔了——丸匝?也行,那以后就叫丸子吧。
虽然丸子本人什么都记不起来,但是大家都能肯定一点,丸子的加纳利口音有点问题。
她的变音带着一点奇怪的韵味,连语言天赋最好的梅契尼也分不清是哪个地方的腔调,其他学渣就更加懵懂——做不出来的题先跳过,别硬杠。
管她是真失忆还是假失忆呢,老场站里多待会,多听听时代组曲的燃情广播就好了。
炊事车后面,第六节到第九节棚车是孟铎港装车的军火原料,第十节到第十二节敞车里是用麦秸缓冲的混凝土构件,一节敞车里拉一套,一共三套,到了巴耶赫利卸掉两套当做复制种子,留下一套送到库里雅博尔当样品试验地基。
第十三节是守车,守车阁楼已经改造成全向机枪塔。
除了命运号后面拖挂的十三节,前面还推着清障排爆车和木头大炮当家的“火炮车厢”,连同命运号本身在内,整个编组十六节,前后超过两百六十米,载员三十九人。
这是命运号诞生以来,连挂车厢和载员数量最多的一次。
即便如此,依旧是“轻载”,能不骄傲吗?
-----------------
六点出发十点到,出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