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火车去撒野

第64章 机械屎山(3/3)

鱼号前往孟铎港的这几天,梅契尼和小郭带领工班,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辆装甲宿营车的冬季化改造,在此之上的医疗化改造,只需拆除车厢内部分床位后,让油漆店的学徒们按照空间规划调整隔间、布置家具即可。

  按照老梅画的草图,医疗车厢会分为大小六个区域:消毒隔间、处置隔间、手术/麻醉包厢、配药隔间、医护休息间、以及尽端的病床区。

  每个隔间都沿用原来的卧铺单间,手术室是三间打通,剩下的做病床,总体来说,工作量不并不大。

  而工班则将一辆棚车推进检修位,取出已经预处理完毕的铆接钢板和其他改造物资,按照草图对这辆“铁轨上的机加工车间”进行全面改造。

  人手充足、工艺简单加上熟能生巧,在“灵感频发”和“工时减半”的车间效果加持下,“拉到脚面”的铆接钢板,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贴图速度推进。

  另一边油漆店学徒们完成了医疗车厢的隔间调整、家具固定以及手术室照明安排,后勤姑娘们完成接续的卫生清洁,石碳酸无死角消杀以后,在塞西尔和热妮娅的指挥下,手脚伶俐的姑娘们分成车上车下两组,盘头包脸戴手套,登车的还要穿罩衣穿鞋套,药品、器械、敷料、寝具……一样样有条不紊地传递上车,安排妥当。

  当医疗车厢的门悄然关闭,手术室里灯光大亮,经常在厨房屠宰活物已经见识过一点血腥的姑娘们,手持镜面分班围在手术台四周时,工坊车厢外的钢板铆接已经完成大半,而油漆店学徒则开始着手处理车厢内墙。

  外层铆接钢板解决了车厢防弹和防爆的问题,内饰层则主要解决车厢阻燃、隔音和隔绝冷热的问题,主要分为四层。

  靠近车厢墙壁的最内层,是特殊处理过的厚毛毡。

  先用特定浓度的明矾溶液充分浸泡,晾干,再放入硼砂溶液浸泡,再晾干,最后用黏土浆涂抹,这是第一层,阻燃隔音保温效果拔群。

  第二层是软木,使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继续强化以上效果。

  第三层是走私进来的天然橡胶夹层,增强隔音和气密能力。

  第四层是硬木装饰板,隔音保温,同时为前三层提供均匀支撑。

  由于不需要顾虑维修难度,所以四层墙面都采用了效果更好的通高整铺,并未采用更方便的分块镶嵌。

  同样铆接了钢板的车顶,为了防止手榴弹停留,将原本的平顶改成了弧形顶,车厢地板后续将会加装混凝土构件防护层、钢板层、橡胶层和木地板。

  棚车整体没有开窗,车顶的机械通风口下,安装了几组棱镜和水银镜,充当自然光导,夜间则主要靠轴带电机串联电瓶与电灯。

  由兽医塞西尔主刀,戒律修女热妮娅与牙医太太充当助手的清创手术,在历时五个小时后圆满结束结束,趴在手术台的阿伯伦早已陷入昏阙,疲惫的热妮娅用草药粉和敷料仔细包扎,疲惫的珀薇太太清理了阿伯伦嘴里的树皮残渣,并像以前在牙科诊所里那样熟练灌洗。

  疲惫的姑娘们垂着虚脱的胳膊依次下车,在车厢外焦躁转圈的狗子们恢复了平静,并未趁着车门打开的空隙抢门上车,只是坐在地上感受主人愈发平静舒缓的气息。

  疲惫的命运号三节棍,结束库里雅博尔巡线的日常往返后连夜返回,在留守驻地的突击兵带领下,正开着辅灯进入场站。

  站在大胖车旁边的李铁,想到这辆加纳利不能承受之重,从今以后的车生履历,大概率就是反复添加缝合各种结构复杂的无用之物,转身从仓库里找出油漆桶和刷子,在车身上写下了这辆车的名字。

  弗兰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