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火车去撒野

第18章 他要干什么(2/4)

制兵役最早是终身制,每隔十几二十年,每个家庭按照年满18岁的男子数量三抽一,抽中的男性从此告别家乡和亲人,九死一生。

  后来在神圣教会和大地主的介入下,加纳利进行了第一次军制改革,线列步兵服役期变为25年,近卫军20年,后勤支援和技术兵15年。

  第二次军制改革,改为20年现役服务加5年预备役。

  第三次,改为12年现役服务加3年预备役。

  最后一次是巴滕劳治七世继位后,经过军功贵族、大地主和新兴财阀之间漫长的撕扯和妥协,变成了步兵现役服务3年,炮兵、骑兵、水兵、工程师和支援部队现役服务4年,之后转入“一级预备役”7年,再转入“二级预备役”8年。

  看起来现役服务变短了很多,但是有一个前提——这是普遍兵役制,加纳利境内所有年满18未达43岁的男子,都有强制兵役的义务。

  战场就是靠人堆的血肉磨坊,在加纳利这样从未停止寻衅滋事的国家里,在新兵有幸变成老兵之前,更大的可能是变成新鬼。

  但那么大的服役基数下,仍旧会有很多人受到命运女神的裙摆庇护,只要能活到退役,哪怕他在服役期间就是个烤面包的,也一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油子。

  没有原世界动动手就倾家荡产的律法阻挠,一杆老枪在手,老班长们对上那些地痞、警察、税吏和勒特兵,就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以农业互助会的名义,聚拢这么多实战经验爆表的老兵,你想干什么?

  -----------------

  “他想干什么?”

  庭院外面的果园里,值班员佩恩和面色有些病态苍白的伊利亚,站在面色复杂的麦索先生左右,看着躺满空地的,近三十个被俘的袭击者枪手。

  面对麦索更像自言自语的发问,两人只能无言对视。

  麦索:“如果是在传递友谊,他炫耀的成分有点多。”

  “如果是展现实力,又过于骇人。”

  麦索:“伊利亚,你是昨天下午三点多和他分开的。”

  伊利亚:“我很肯定,先生。董事先生的列车守卫都能证明这一点。”

  麦索:“但是十二小时后,董事先生的四节棚车,就带着铅封和里面原封不动的货物,以及里里外外的一堆炸药,被完好无损的送到了这里。”

  “而十二个小时,放在塔尔萨任何一个车站,恐怕连四节棚车的轮对都换不完。”

  “你乘坐的列车被迫停在岔线待避,皇后城出发的救援队遭遇拆轨翻了车。”

  “就算不提被拆毁的铁轨和那些潜在袭击者,也还有七个小时的路程要走。”

  “就算他有顶级的机械师团队帮他更换轮对,也有不要命的车组为他驾驶列车,就算时间够用……那列车在众目睽睽下,是怎么过的桥?”

  伊利亚:“也不一定非要过桥。”

  麦索看了他一眼:“码头一样有人盯着,而且皇后城已经很久没有列车轮渡在那里驻泊。”

  “但这确实是唯一有可能的解释。”

  “佩恩,你确认是一枪未发的情况下,这些人就被解决了吗?”

  佩恩:“是的,一枪未发。”

  “当时卸货引诱的环节正在进行,这些袭击者还没出现,列车就鸣笛出站了。”

  “外围的猎人随后发现了这些俘虏,全部双手反绑,嘴里塞着他们自己的袜子,躺得整整齐齐。”

  “地上和衣服上都没有搏斗痕迹,老兵们判断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被一招制服的。”

  “要么是毫无觉察,要么是毫无反抗能力,具体是哪种,还得问他们自己。”

  “并且老兵们还说,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人数至少要对等,保险起见得加倍。”

  “因为生擒远比用枪困难。”

  “在其中两个人身上,我发现了这个。”

  佩恩将两截撕开的纸牌递给麦索:“这是我们昨天接头用的信物。”

  “所以我觉得,非要定性为示好还是示威,已经不重要了。”

  “只能理解为‘强者的友谊’。”

  “毕竟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些不可思议。”

  “而且我在想另外一件事。”

  “他有能力把这些袭击者轻松杀死,却一个都没有杀。”

  “除了展现实力,是不是也在等着看我们处理俘虏的方式和手段?”

  “以此来决定以后与我们相处的准则?”

  麦索叹口气,将纸牌还给佩恩:“站长的外甥是叫阿德巴约吧,人找到了吗?”

  佩恩:“没有,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