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正义与善良真的存在吗?(三)(2/2)
苏夜寒开始怀疑那些高高在上的圣人是否真的关心百姓的疾苦,还是只是将他们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真正的圣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他们存在于这世间,难道不应该是为了守护正义、传递善良,引领众人走向美好的生活吗?
是如他曾经所想的那般神圣,还是说这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的假象呢?
这种认知上的剧烈转变,犹如一场可怕的风暴,彻底席卷了他的内心世界,让他对人性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与不信任。
曾经他眼中人性的美好、社会的有序,此刻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再也找寻不到那令人心安的模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这片苦海中,这句话仿佛成了现实的最佳注解。
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那被天地视为草芥的万物之一,是如此的渺小而又无助。
在这茫茫的苦海里,只能像一片无根的浮萍,任由那命运的洪流肆意地摆布,根本无力反抗,也看不到一丝可以挣脱的曙光。
在识阴苦海中,苏夜寒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的迷宫之中,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方向。
在苏夜寒的眼中,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个充满正义与道德秩序的理想国。
他的认知被一种深深的绝望所笼罩,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没有光明,没有希望。
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会不会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呢?
又或者,自己的存在是否也仅仅只是一个幻觉罢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
修行,其意义究竟何在呢?
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这残酷无情的世界,而后无可避免地陷入那永无止境的痛苦深渊之中吗?
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真正的正义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