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是西凉锦马超

第72章 曹操刺董(2/2)

p>  因此,虽然董卓大怒,但是法不责众,分摊下来,马超连一句骂都没挨上。

  倒是中牟县一名小小的县令却守株待兔,等来了曹操自投罗网。

  不过,这名叫做陈宫的县令,却是个忠义坦荡的君子,他得了曹操不想着拿其领赏。

  反而挂印辞官跟随曹操一同逃亡去了,让董卓得知消息派遣的追兵扑了个空。

  老董因此又是一顿暴跳如雷。

  马超见曹操果然如历史那般逃回关东。

  便也立即向董卓辞行。

  如今已经是十二月初。

  关东群雄不出一个月就会起兵。

  等到来年一月定然会发兵虎牢。

  届时董卓见关东群雄势大,必定不会忘记马超这个得力战将,一定会调遣马超助战。

  一旦仗打起来了,就说不好什么时候能有抽身之机了。

  马超必须趁着现在难得的空档,回到河东安排好军政。

  只是,如今马超麾下兵马精锐,钱粮不缺,武将众多。

  庞德、徐晃以及半从属的张辽都是当世良将。

  并且和统帅力低下的张飞、典韦、许褚这种纯粹的武将不同。

  庞德、徐晃、张辽三人不光是将才。

  亦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

  不过,唯二欠缺的就是谋略型人才与政务型人才。

  谋略方面,马超自己有先知之明,某种程度上连诸葛亮都没办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暂时客串一下谋士还勉强可以应付。

  但是政务方面,马超就彻底抓瞎了。

  这根本不是他擅长的方向。

  而他之所以让三个弟弟拜入蔡邕门下,就是打着培养弟弟,补足短板的心思。

  不过,这三小只刚刚拜师皮毛都没学到一点。

  而蔡邕虽然和马超交好,可是他毕竟是当世大儒。

  而此刻还不是后来迁都之后混乱的局势,就算马超和蔡邕都同意,但是董卓必定不会放人的。

  不过再苦再难马超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就在他准备向董卓辞行,自己带着庞德、徐晃等人莽一莽的时候。

  相国府外一名被押入囚车的青年文士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