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是西凉锦马超

第71章 在家做的好大事(1/2)

  马超如今既然已经有了河东郡这个地盘,

  自然不会愿意继续将家小和工坊留在洛阳。

  万一董卓有样学样,效仿韩遂控制马超的家眷与产业,那马超就要立即抓瞎。

  “可是兄长,如此一来的我等的学业怎么办?”

  立志为兄长与马氏之崛起而读书的小堂弟马岱闻言却面露犹豫。

  “岱弟能如此想,不枉为兄一番苦心。”

  马超赞赏的摸了摸马岱的小脑袋瓜,一脸的欣慰。

  “不过,学业中断几月不碍事。”

  “我会向伯喈先生解释一二。”

  “这段时日,汝等先行温习学过的功课便可。”

  “好耶!”

  三弟马铁闻言一脸欢呼雀跃,而二弟马休虽然更加沉稳,但是脸上的喜悦也不似作假。

  看来,对十几岁的男孩来说,读书的体验感确实不太美妙。

  “有的笑就赶紧笑吧。”

  马超闻言则是轻笑一声。

  “等上三两月之后,我便将伯喈先生一起请入河东郡。”

  “等到那时,为兄希望你们还能如今日一般笑的这么灿烂……”

  “蛤?”

  ……

  “伯喈先生切莫再送,如此简直折煞晚辈也。”

  蔡府门外。

  马超对这节相送的蔡邕连连劝道。

  “这段时日以来,多亏孟起庇佑,蔡府这才相安无事。”

  “老夫送一送孟起又有何妨?”

  蔡邕闻言却满不在乎,连连摆手。

  他这个人虽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但是和马超一样,都是看重情义之人。

  换了其他大儒,对马铁、马休、马岱这几个西凉没落的豪帅之子莫说收下为徒,就是看一眼都是懒得看的。

  可蔡邕却是连董卓这样的国贼都敢祭拜的人。

  马超前脚救下自己的寡女,后脚又派兵日夜保护,对蔡氏的恩情并不比董卓少。

  因此,蔡邕不仅收下马氏子弟为徒,还悉心教导。

  可谓马超投蔡邕以桃,蔡邕亦报马超以李。

  而马超也正是因为看重蔡邕这一点,才不惜冒着得罪吕布的风险,也要将蔡氏家眷救下。

  “伯喈就此止步,晚辈还有军务在身,便不便叨唠了。”

  “老夫与孟起乃忘年之交,孟起闲暇之余莫要忘了多来看看老夫。”

  “一定!”

  看着马超离去的高大背影,蔡邕脸上欣赏之中夹杂着一丝复杂。

  “父亲大人还真是看重这马孟起呀。”

  等马超离开之后。

  蔡琰牵着妹妹贞姬的小手缓缓来到蔡邕身后。

  “唉。”

  “虽然世人皆看不起陇西豪强。”

  “可是这马超却威武不凡,重情重义。”

  “为父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子嗣传承所学。”

  “若是这马超是我的儿子,该有多好。”

  “爹爹,您虽然没有儿子,可是还有我们两姐妹侍奉呀,我们两姐妹未必就比男儿差!”

  年幼的贞姬不知蔡邕话语中的落寞,感觉自己和姐姐被父亲轻视,吹弹可破的粉嫩小脸顿时鼓起,对自己的父亲发出可爱的控诉。

  “女儿呀!”

  “你还太小,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与艰辛。”

  蔡邕宠溺的摸了摸小女儿的柔软的头发,叹息了一声后看向长女蔡琰。

  “本想着将那卫氏子弟召为良婿,传他所学。”

  “不想却是个短命的可怜人。”

  “若是当初将你嫁给这马超,就好了。”

  蔡琰闻言不禁羞恼起来。

  “父亲您在说什么昏话,女儿比那马超年长那许多,岂能合适!”

  “哈哈,是为父失言,琰儿莫怪。”

  “不过,年纪是小了点,但是必定有长大的那一天。”

  蔡邕哈哈大笑,安抚了蔡琰一句之后,又满含深意的摸了摸小女儿贞姬的小脑袋。

  贞姬年岁尚幼,懵懂无知,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姐姐说话说的好好的,干嘛要看向自己。

  ……

  “啊嚏!”

  走在洛阳一日冷清过一日的街道之上,马超没有理由的突然打了个喷嚏,让他有些纳闷起来。

  “最近也没欠人家钱呀?”

  “难道是感冒了?”

  正当马超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