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第896章

  “乾武二十年?”

  李承乾眉头紧蹙,他直直看向下方的吝大福,语气不自觉带上催促:“吝胖子,需要这么久吗?”

  回想起第一台蒸汽机在工业部成功运转时,李承乾仿佛看到,大唐凭借机械之力纵横四海,先进器械走进千家万户,国力如日中天。

  怀着这般壮志,他凭借超越时代的智慧,提出了电的使用构想。

  无数个夜晚,他在两仪殿中对着图纸,反复推演那个被电力点亮的大唐盛世,一心盼着能引领大唐跨越千年时光,步入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

  可现实却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如今看来,迈向新时代的进程,被诸多难题绊住了脚步,实在是太过缓慢。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局势下,大唐唯有不断奋进、开拓创新,才有资格屹立于世界巅峰,成为真正天朝上国。

  但对于怎样快速踏入电气时代,他虽有高瞻远瞩的方向,却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只能寄望于大唐那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盼他们能早日攻克难关。

  “陛下,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吝大福微微欠身,神色间很是无奈。

  “海上行船与陆地全然不同,汹涌的风浪、诡谲的洋流,都是难以逾越的阻碍。”

  “乾武二十年,还是在如今有了些思路的前提下,否则还不知要拖到何时。”

  李承乾听完,缓缓点了点头,眼神里既有理解,更多的却是忧虑。

  短暂思索后,他沉声道:“今年给工匠们翻倍加薪。”

  在他心中,工匠是大唐走向未来的希望火种,他们的付出理应得到丰厚回报,或许这翻倍的薪资,能够给到他们一些帮助。

  “是,陛下!”

  李承乾虽然有些焦急,却也明白急躁解决不了问题。

  外面还有一片崭新的大陆,那里,丰富的矿产、广袤的沃土,都在等待着被开发利用。

  可大唐当下最大的难题,始终是人口。

  没有足够的人力,即便占领了大片土地,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不过是徒有其表。

  正因如此,李承乾虽对西进扩张有着想法,却也只能按捺住冲动,等待时机。

  他暗自估算,人口的显著增长或许还需二十年,等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人,融入社会,到那时,乾武之治才会迎来真正的鼎盛。

  “对了,”李承乾突然开口,“明日会议,先把废除奴籍一事告知百姓。”

  “此外,大唐未来的发展规划,让百姓投票决定。百姓期望大唐成为什么模样,我们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朕只需牢牢把握天下为公这个核心宗旨。”

  民心所向,便是大唐前行的方向。唯有让百姓真正参与到国家发展中,大唐才能汇聚起无穷力量,稳步迈向巅峰。

  “今日就到此为止,诸位都劳累一天了,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还要早起。”

  李承乾挥了挥手。

  “是(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