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第1004章

  李璟祐负手踱步,眉头紧蹙,满心的烦恼。

  这些日子,朝堂诸事接连碰壁,起初他满心懊恼,只觉是自己手段不够老辣、谋划不够周全,才导致处处受制于人。

  直至某个无眠之夜,他想不通父皇是怎么忍受下来的?

  于皇帝而言,他们就像卧榻之侧的隐患,时刻警醒着,却又难以根除,怎会有真正的安心之日?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可李璟祐心里清楚,自己虽贵为太子,有着无上尊荣,却不过是羽翼初丰。

  朝堂之上,想要撼动那两棵根深蒂固的“大树”,谈何容易?

  六部尚书,掌管着朝廷的核心政务,是权力的关键枢纽。

  他暗自估量,至少得拉拢其中三部,方能在这场权力角逐中争得一线生机。

  所幸,命运并未将他逼入绝境。

  徐愿和江流儿,自始至终都与他并肩作战。

  他们在昏暗的书房里,对着烛火,一次次地谋划布局,熬过了无数个漫长夜晚。

  在三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朝廷基层官员,大半都已成为太子党。

  当年,正是徐愿目光长远,一语点破关键:效仿陛下当年崛起之路,从基层入手,逐步积累人脉与力量。”

  “毕竟,只有将根基牢牢扎稳,待时机成熟,即便那些位高权重者心有不甘,也只能被迫承认太子的领导地位,这才是通往帝王之位的必由之路。

  在李璟祐心中,父皇在位时,朝堂安定,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各项政绩不可谓不显著。

  可在他看来,真正的帝王,不仅要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更需有雄才大略,能包容万象,遇事果敢决绝,有着开疆拓土、引领盛世的气魄,而父皇在这些方面,总让他觉得差了几分火候。

  他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爷爷李世民的身影,李世民一生戎马,创下贞观盛世,让万邦来朝,百姓富足安康。

  他才是李璟祐心中的帝王楷模,是他一心想要效仿的对象。

  反观李承乾,行事荒唐,李璟祐对其行径嗤之以鼻,从未想过要步其后尘。

  终于,大朝会之日来临。

  太极殿内,气氛庄重又热烈。

  许多新面孔出现在朝堂之上,他们或是新晋的年轻官员,眼中闪烁着对仕途的憧憬,或是来自地方的资深大员,神色里带着几分对朝堂风云的谨慎。

  众人怀揣着各自的心思,身着朝服,整齐排列,静静等待着陛下的到来。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殿门口传来。

  原本安静的朝堂,瞬间泛起一丝波澜。

  李璟祐下意识地抬眼望去,只见一人昂首阔步走进大殿。

  那人身姿挺拔,眼神里透着与生俱来的骄傲与不羁,正是曾经的吴王李恪。

  李恪的归来,本就出乎众人意料,可更让人惊愕的是,他丝毫没有收敛往日的锋芒,不仅没有向任何人低头行礼,反而抬着头(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