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64章 围杀(1/6)

  兖州府,邹县,白马河岸。

  百余衣衫褴褛的百姓,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着《大诰》。

  就在这群百姓不远处,正有两伙人在对峙。

  一伙身着衙役服饰,领头的正是邹县县令全秀善。

  与他们对峙的,则是一群身着土红色短服的壮汉。

  看样式,正是大明预备役的制式服装。

  而领头的,则是一名身着皮甲,腰跨苗刀的彪形大汉。

  只可惜,这名大汉右手被齐腕斩断,只有一只左手完好。

  此人正是大明邹县县尉、兼预备役负责人卢大壮。

  他时不时的用仅剩的那一只手,去捋自己左胸衣襟,那上面用金色丝线绣着一柄长刀。

  大明的九级功勋各有标志。

  九等公士是一杆长枪,八等上造是两杆长枪头部交叉,七等骑尉就是三杆长枪交叉。

  六等大夫则换成了一把长刀,一二三把刀代表中三勋。

  上三勋则是剑加一个盾形边框,同样是根据剑的数量分等级。

  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获得功勋封赏之人,可以用金线绣在左胸衣襟以示荣耀。

  卢大壮衣襟上绣的是一把长刀,代表着他拥有大夫的勋位。

  大明标准的军功特权阶级。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功勋,他也不可能军转官成为县尉。

  此时他正不屑的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吊儿郎当的道:

  “这不是全县令吗,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全秀善指着他,喝道:“卢县尉,是谁给你的权力,调动县内预备役的?”

  卢大壮一脸无辜的道:“全县令你可不要血口喷啊……那个人,我老卢向来最守规矩。”

  全秀善冷喝道:“事实就在眼前,你还想狡辩?”

  卢大壮左右看了看,故作恍然大悟的道:

  “哦,我懂了,原来是这样啊,全县令你可真误会我了。”

  “我今日带着兄弟们出来拉练,兄弟们跑了一上午口渴,我带他们到这里乘乘凉喝口水。”

  “全县令,你总不能不让兄弟们喝水吧。”

  全秀善被堵的说不出话,好半晌才说道:

  “那你为何要阻拦本官捉拿这群刁民?”

  卢大壮苦口婆心的道:“全县令,你好好看看他们手中拿的是什么,大诰啊。”

  “太上皇定下的规矩,只要有冤屈,皆可手举大诰去皇城告御状。”

  “沿途官吏皆不得阻拦,否则以谋逆罪论处。”

  “你现在若捉拿他们,就是死罪……我这是在保护你啊。”

  全秀善被他恶心的差点要吐了:“你可知他们要告的是谁?”

  “曲阜孔家,圣人之后岂是他们这些刁民能亵渎的?”

  卢大壮猛然收起嬉皮笑脸,反问道:“圣人后裔?难道比皇室宗亲还高贵吗?”

  “你……”全秀善被问的哑口无言。

  这个问题他还真不敢回答。

  说圣裔重要?

  目前皇权是被士大夫们压制了,可想杀一个县令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说皇家重要?

  就目前这形势,士大夫们也能让他罢官去职。

  更何况他虽然不是理学门徒,却也是儒家出身,孔子也是信仰。

  所以,他怎么回答都不是。

  关键是,前脚士大夫们刚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逼迫皇帝惩罚了代王,还弄死了驸马欧阳伦。

  现在又无视孔家罪行,那这脸可就丢尽了啊。

  这也是他前来阻止这些百姓进京的真正原因。

  只要将这些人抓回去,将曲阜的事情严严实实的遮住。

  圣裔依然是圣裔,士大夫们依然可以高举礼法大旗执掌权柄。

  然而,卢大壮出现了。

  他自然知道卢大壮那些话都是借口,可毫无办法。

  深吸口气,他诚恳的道:“卢县尉,你可知此事的后果?”

  卢大壮冷笑道:“难道比逼着太上皇处死驸马还严重吗?”

  全秀善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原本他只是有些怀疑,现在敢百分之百确定了。

  这就是太上皇的反击。

  从他接到消息,得知有百余百姓手举大诰进京告状,就意识到情况不对。

  作为基层官吏,他太了解百姓的秉性了。

  若没有人引导,是不敢这么做的。

  更何况,他们哪来那么多大诰?

  当时他就怀疑,有人要搞事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