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02章 朱标的帝王课(3/3)

验的长辈去教。

  但你以为碰几次壁就能学到了?

  不,没有一定的天份,就算碰死了也什么都学不到。

  长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办法。

  ――

  南洋战报传来,南洋水师、淡马锡总督府和楚国,联合展开军事行动。

  三个月的时间荡平了南洋,共剿灭七个国家,小势力不知凡几。

  后续的军事打击依然在进行中,确保南洋再无能威胁明人的势力存在。

  消息传出后,自然是天下欢腾。

  就连保守派都松了口气,没想到南洋土人如此不堪一击,白瞎了他们之前那么担心。

  民间就更不用提了。

  时不时就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

  华夏子孙这个词,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大家的嘴边。

  秦风无衣传唱的更火了。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也跟着传出。

  南洋大族打着同乡名义坑害大明百姓,而且这种情况从宋朝就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几百年来,被坑害的人已经无法计算。

  朝野一片哗然。

  原本大家还在为这些人的遭遇愤怒,为朝廷出兵复仇感到振奋。

  大华夏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同。

  可现在告诉大家,南洋大族都罪大恶极,我们的眼泪白流了。

  一种被戏弄的感觉随之生出。

  什么大华夏,踏马的他们就是这么对待同胞的?

  那这样的同胞不要也罢。

  各种真的假的故事也开始流传,什么我有一个朋友出海没回来,听人说就是被同行人给害死的。

  当这样的故事变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出海的危险性再次被大家提起。

  大海本身就危险,还要小心土人,现在连身边的同胞都要小心。

  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吧。

  保守派就兴奋了,我们就说步子不能迈的太快,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

  于是他们就纷纷行动起来攻击出海政策。

  橘生淮南的事情也被提起,那些人远离了大明,被土人的蛮夷思想感染,已经不是华夏人了。

  人家打心里就没把自己当华夏人,咱们也别一厢情愿了。

  进而开始反对大规模向外移民。

  一时间大有舆论转向的意思。

  与之相对应的,激进派就有点焦头烂额了。

  大明开海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

  这些人有的是为了一展理想抱负,也有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但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是从出海得来的。

  风向转变,对他们是不利的。

  事关切身利益,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只是这股逆风来的太猛烈,他们有些摸不清门道。

  主要是不理解朝廷为什么要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莫非是高层意志发生转变了?

  他们只能四处托关系打听情况,陈景恪家的门槛再次被踏破。

  这次陈景恪倒是没有闭门谢客,而是接见了部分人,直言不讳的告诉他们:

  “出海确实带来了巨大利益,但也造成了巨大隐患。”

  “这些隐患以前都被掩盖下来了,现在随着南洋惨案集中爆发了。”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朝廷不可能再如以前那般支持出海政策了。”

  至于具体都有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陈景恪全都没有说。

  被问急了,就会用一句话来搪塞:

  “事关国家机密,我不能多说,你们自己反思。”

  虽然没有得到具体的答案,不过总算是知道了缘由。

  至少知道事情出在那里,该往哪个方向寻求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就是自查了。

  好好看看这些年出海政策下,到底隐藏了那些隐患,又该如何解决。

  于是激进派就暂时放下了别的事情,开始着手自查。

  而保守派呢,为了打击激进派,自然也要去了解对方的不足。

  一时间激进派和保守派竟然神奇的保持了步调一致。

  随着两派联手,越来越多的隐患和漏洞被查出。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大辩论。

  在这种情况下,出海政策还有延续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