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25章 时代的尘埃(1/4)

  第327章时代的尘埃

  看着沉默不语的群臣,陈景恪不禁再次为李善长的智慧感到敬佩。

  他将所有可能会遭到质疑的计划剔除,只留下了一目了然,而又利国利民的部分。

  就算是傻子都知道,这些计划都是善政。

  这就堵住了群臣的嘴,让他们无法直接拒绝执行这个计划,只能以扰民、财政为借口反对。

  当皇帝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们就彻底失去了反对的理由。

  强行反对,就是把刀主动往皇帝手里送。

  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件事情,大明正在推行的种种善政,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朱标也是同样的想法,不过对于陈景恪说出这番话,他并不觉得意外。

  这一直以来都是陈景恪最大的弱点,心太善。

  你自污就能打消皇帝的怀疑了?天真。

  阿扎萨也看到了他,立即迎上来,用娴熟的官话说道:

  “陈伴读,冒昧来访还请海涵。”

  等真见面了,陈景恪一眼就认出自己,让他心中松了口气。

  陈景恪听着他那,比很多官吏还正宗的官话口音,笑道:

  “我的朋友,能见到你我也很开心……你的官话说的不错。”

  因为百姓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理由很简单,怕朝廷折腾。

  “变革总会有牺牲,但会让大部分人变得更好,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你要真把他们的话当真了,就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

  证据自然是史书上那些名臣的例子,基本都有修桥铺路,建设水利设施的事迹。

  “波斯人于我华夏的友谊,也是在那时候建立的。”

  至于朱雄英……呵,小子,你思政课上的还是不够啊。

  “不知你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

  而且竟然有那么多读书人支持,反倒是意外之喜。

  陈景恪知道这货是叛逆期到了,习惯性的嘴硬,也没当真。

  ――

  大明第一期五年计划的事情,很快就传开。

  而且允许截留赋税,简直就是助涨贪腐之事的发生。

  而五年工作计划,就是最好的契机。

  有秦汉隋唐那样的强大帝国,也有两晋两宋那样的屈辱时刻,还有被异族统治的历史。

  各种相关政令,都要从这工作小组发出。

  反而是读书人群体,态度比较两极分化。

  “也为整个极西诸国,树立了榜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听到他的分析,朱雄英很是有些不以为然:

  陈景恪吐槽道:“换成太上皇,这会儿也已经血流成河了。”

  这要不是有作为的君主,啥才是?

  不过他也知道了很多华夏的历史,知道这个族群并不是一直强盛,而是存在着周期。

  李善长等人齐声说道:“是。”

  他对曾经的波斯有好感,那岂不是正好吗。

  众人也都看了过来,不知道他从这份情报里看到了什么东西。

  有人认为这都是善政,新皇是个有作为的君主。

  波斯曾经创造过辉煌,跌倒过很多次,也爬起来过很多次。

  接下来朝廷的工作重心,肯定是五年工作计划。

  可是在数百年前那一次跌倒,他们就再也没有爬起来过。

  陈景恪心中长舒了口气,有朱标这句话,今天这一番话就没有白说。

  强盛、辉煌。

  至少他要对华夏有足够的了解,对那位陈伴读有了一定了解,才能更好的去寻求帮助。

  才两年时间,就熟练的掌握一门语言,这天赋确实很高。

  “更让人痛惜的,不是波斯第二帝国覆灭,而是波斯人被伊教彻底驯服。”

  什么事情都能争,什么事情都要争。

  老百姓多持担心态度,认为朝廷又要折腾了。

  蒋已经杀疯了。

  专门负责工作计划之事。

  中枢的运作模式都要跟着变动。

  “非常感谢,我的朋友,这本游记对我太重要了。”

  朱雄英没来由的打了个寒噤,他疑惑的四处瞅了瞅,没有漏风的地方啊。

  ――

  下班回家,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波斯人阿扎萨。

  那么,是否可以从陈伴读那里获得一些提示呢?

  “萨珊王朝还曾向大唐求援,只是当时大唐亦内忧外患不断,实在无力出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