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第573章 突破极限的预后!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沃森的术后,跟许秋的差距,甚至比手术对比还要夸张!

  不过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神经水肿负担和传导速度上了。

  这关乎到淋巴管修复有无意义。

  “沃森教授的指标相当离谱了,水肿只有12%,而速度更是只减少47%……这就是放眼全球,在神经外科的成熟手术中,也算是极为出色的数据!”

  “的确惊人,水肿的理论最佳指标就是10%,而速度,能控制到30%就是极限了。这颈七互换术本就是新术式,沃森教授能做到这一步,简直离谱。”

  “基本上没什么超越空间了。”

  “差不多到了极限,还怎么做得更好?淋巴修复术就算有空,恐怕作用也很有限!”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申昆仑。

  此刻,对方的手里就攥着二号病人的指标。

  只不过,显然这位临医主任不打算公开。

  是结果太差,不愿接受。

  还是说结果实在是太惊人,担心沃森不相信,所以让沃森自己来?

  此时,所有人都无比好奇。

  不过就在这时,他们突然看到沃森的动作突然顿住了。

  正在进行检测的沃森,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凝固,整个人仿佛是被定身一般。

  而申昆仑的声音也随之响起:“看来你已经得出结论了,是你来宣布,还是我来公布许秋医生的术后两项指标?”

  这话落下,久久没有得到沃森的回应。

  见状,申昆仑也懒得继续等了,他宣布道:“二号病人,神经水肿幅度,4%。已然突破神外领域10%的理论极限。

  “以及神经传导速度,仅仅是下降了23%,同样远远低于30%的理论值!”

  这两个数字一出,直播间所有的神经外科医生都沸腾了!

  如果说,许秋只是略胜于沃森,那说明不了什么。

  反而代表,淋巴管修复可有可无。

  但此刻,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不修复淋巴管,水肿理论值是10%,传导速度下降30%。

  但修复之后……水肿幅度竟然能下探到4%。

  而传导速度同样也突破了极限,来到了23%的程度!

  这哪里像是做了一个颈七互换术。

  就是简简单单做个神经绕行,指标也不可能比许秋好了!

  此时此刻,众人终于明白许秋的病人术后当天就写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了。

  能把术后的传导速度压低到23%,这种手术效果,别说写字了,改天给弹个《野蜂飞舞》也不奇怪!

  ……

  接下来的数据对比,沃森已经完全变成了提线木偶。

  几乎任由申昆仑统计。

  不过,为了防止沃森回去后搞什么幺蛾子,申昆仑强制要求沃森团队派人来一同进行检测。

  而很快,各种完全指标对比也出来了。

  术后肌肉力量、CMAP波幅等连续变量等等,都通过表格一一列举出。

  而随(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