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1167章 这是诗人的黄金时代!

  前脚刚刚送走了新罗使者,守门的太监再次来报。

  “启奏陛下,原贵州布政使杜甫在丹凤门外求见。”

  “哦……杜甫回来了?”

  李瑛露出欢迎的表情,“这可真是太好了!”

  还别说,这一别两年多,自己还挺想他。

  “快点让杜子美到含象殿来见朕。”

  李瑛一边向外走,一边吩咐道。

  这宜政殿是接见外宾的正式场所,自己肯定不能在这里召见杜甫,理应回到日常处理政务的含象殿与他相见。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身穿官袍的杜甫出现在了李瑛的面前,进门后躬身施礼。

  “臣杜甫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瑛忍不住仔细打量杜甫,只见他虽然只是三十岁出头的年龄,但看起来却有点像四十岁的年纪,脸上写满了沧桑忧郁,与李白的潇洒不羁截然相反。

  历史中的杜甫作品透着忧国忧民,李瑛认为这和他漂泊半生,郁郁不得志的人生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按理来说,这一世的杜甫二十五岁就拜在了太子门下,成为了朝廷的御用诗人,拿着高昂的薪酬。

  第二年就辅佐太子登基称帝,并成为了朝廷大臣,甚至登上了秘书监、贵州布政使的高位。

  按理来说应该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才对,可他为何还是愁眉不展,一脸忧郁的样子?

  “也许杜甫的骨子里就是个忧郁的人吧?这是他的性格,是地位和处境无法改变的。”

  李瑛在心里对杜甫做了评价,和颜悦色的召唤道:“杜卿长途跋涉,一路辛苦了,快快平身。”

  “谢陛下!”

  杜甫谢恩后起身,恭维了几句“两年不见,陛下的英明神武更胜从前”之类的话语。

  李瑛又问了一番贵州布政使下辖的情况,根据杜甫的禀报,由于贵州到处都是大山,地处边疆,因此人口稀少。

  目前的贵州下辖十三个州,四十多个县,登记在册的人口仅为十八万,但实际人口应该在一百四十万左右。

  那么贵州的百姓为何都不愿意登记?

  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贵州境内汉人只占不到两成,其余的都是藩族,这些民族的话事人自然不愿意让朝廷摸清楚自己的实际人口数。

  第二是因为在官府登记了就得缴税,不要说那些异族,就是一些住的偏僻的汉人也想方设法的逃避朝廷的人口普查,反正这年头没社保没医保,山里的老百姓一辈子走不出大山,黑户与良户几乎没什么区别。

  第三就是贵州地形崎岖,到处山脉纵横,官差们也懒得翻山越岭的去调查人口,反正上面的大老爷也不会亲自下来调查,回去说声没有人,难不成他们会纡尊降贵的自己去核实?

  在杜甫就任贵州布政使之前,这个地方叫做黔中道,治下十三州的登记人口只有十六万,最小的县城仅有七百人,甚至还不(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