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开局抱天仙大腿

第61章 意外走红的漠河舞厅(求追读!)(1/2)

  是的,一场奇迹在漠河这座北方的边疆小城发生着。

  这座不到十万人的小县城,有将近一半以上在家猫冬的人在本地电视台的新闻上亲眼目睹了现场直播。

  原本在看其他电视台节目的,也被身边的亲朋好友奔走相告,转而换台。

  这一天,原本门可罗雀的本地电视台,收视率爆炸了。

  自从这个地方有电视台以来,从未有过的最高收视率。

  从前不曾有过,估计以后也很难再有。

  也是巧了。

  刚来漠河走马上任的新书记,正在电视台调研。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瞬间想到这是一个机会,文创政绩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嘛。

  经济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老百姓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下。

  于是他立马做出指示,一边将录像材料向上面递交,一边责令县里的报纸刊物全面刊登这则好消息。

  大兴安岭地区得到这则消息也是欣喜的很。

  作为祖国最北边的地区,直属黑省管辖,但他一直在国内低调的很,也不是他想要低调,而是实力不允许,曾经允许打猎时火过一阵子,但是禁猎禁伐后,他便成为了一位默默付出的边防战士。

  大家知道他,但也仅仅只是知道而已,更进一步的了解完全没有。

  现在,漠河传上来的新闻不正是打响地区名片的一件好事吗?

  于是地区领导们也马上加大推广力度,并向省里求助。

  省里见这个最弱的小儿子终于有了点出息,当然是要帮一把的啦。

  于是,黑省范围内的电视上开始频繁出现这段演唱片段,再加上电台、报刊杂志连篇累牍的报道。

  歌曲好听,最最重要的是它的诞生有相当的传奇性,歌曲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就加速了它的流传性。

  《漠河舞厅》瞬间在黑省这片黑土地上火了。

  街头巷尾,特别是歌舞厅里,全都放的这首歌。

  此时,始作俑者罗逸帆已经离开了这个可爱的地方。

  大家找不到他,于是都寻上了跟他合作过的本地乐队。

  乐队几人自然是高高兴兴的恰一波流量。

  至于说演出需要的歌曲授权费,不好意思这个年代没有这玩意儿。

  因为他们的不懈的参加各路活动,这个的热度瞬间在东三省蔓延,然后慢慢向全国传播。

  也就是这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和短视频。

  要不然,一夜火爆全国不是梦。

  但在这个年代,想要一夜火爆全国,只有春晚这种全国性的舞台能做到。

  拿钱走人的罗逸帆继续他的攫金之旅。

  3月底,他的脚步已经从祖国的北边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蓉城。

  这一路走来,3月份接到商演比2月份多出一倍,有足足十场,工作室收入550万。

  工作室收款的好处是不用立马缴税,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只需要年底再照章纳税就是。

  而且工作室的一些正常支出:例如买车买房,购置摄影器材、道具之类的都能抵税。

  来蓉城后,他立马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氛围。

  来找他的商家忽然多了起来。

  还不是一般的多,数量成倍数的多了起来。

  他不解的问身边的经纪人方勤。

  方勤诡异的笑道:“罗总,你在网上又火了!”

  “因为什么?”他不太理解,自己最近也没干啥啊,老老实实的在赚钱。

  网上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是好事。”见他皱眉,方勤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解释道:

  “罗总,你之前在漠河的那首漠河舞厅在网上火了,而且是火的一塌糊涂。”

  “不能吧?”罗逸帆嘀咕道。

  没道理的啊。

  以他来自后世的视角来看,现如今的互联网还不够发达。

  他在漠河的那次商演最多也就在当地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要说火遍全国,不太现实。

  但偏偏这个不现实的事情,它就是这么魔幻的发生了。

  他找来一台电脑,打开网页,果不其然,三大门户网站都有关于漠河舞厅这首歌的背景故事。

  而且除了三大门户网站外。

  其他的小网站,再加上流量不低的天涯和博客中国的头版头条全都是跟这条新闻相关的话题。

  甚至各大盗版音乐网站的热搜排行榜上,它也名利前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