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四二三章 白虎府和太平府(2/3)

p>

  还有处理本地农产品的纺织厂、食品厂,以及生产基本生活设施的工厂。

  不过比较特殊的是,无论是造船厂还是钢铁厂,绝大部分工厂都建设在运河岸边,而不在白虎湖的岸边。

  湖岸边只有农场和住宅区。

  按照当地官员的介绍,这都是皇帝专门安排的,禁止在湖岸边建设工厂,禁止将废水直接排入湖中。

  经过处理的废水,可以排入运河,通过运河送走,最终送入大海。

  官员们对于这种安排并不是非常的理解,倒是刚刚来到这里的皇子们一听就直接明白了。

  皇子们的课程就是朱简烜这个皇帝亲自安排的。

  博物学的地理知识内容里面,就有关于水体的更新和污染相关的知识。

  大型内陆湖泊的水体状态,在数百年的周期内都具有不可逆性。

  人类未来的几百年内,没有能力彻底清理被污染的大型湖泊。

  河流的情况要好很多,河水基本保持单向流通,且始终长期向外流动。

  污染物沉淀速度比湖泊要慢,更新速度远比湖泊水源更快。

  所以各种无法妥善处理的污染水源,都是优先排入大海,其次排入湖泊,禁止排入内陆湖泊。

  皇子们了解情况之后,到大湖边的码头区参观,发现大湖的水面非常高。

  现在才到春天,还没有进入雨季,而大湖湖泊的水面高度,距离城区地面已经只有两米左右了。

  这个白虎位在湖边地区还修建了漫长的堤坝,似乎是为了防止湖中的浪翻上地面。

  经过本地官员的介绍,其实白虎湖的水面以前并没有这么高。

  以前白虎湖和紫微湖的水面海拔是176米,距离湖岸边的土地至少有六米的空间。

  湖中的波浪很难直接影响到地面上的设施。

  现在是为了方便运河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提高通航能力,在紫微湖和朱雀湖之间修建了一道大坝。

  拦截两大湖汇入朱雀湖的湖水,将两大湖的湖面提到了180米。

  再通过修整白虎湖畔的大河支流,让白虎湖成大河上游的水源,为相对缺水的大河上游提供稳定的水源。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加深和修缮,现在万吨内河船可以从五大湖开进北美大河。

  皇子们就在白虎府停留了半个多月,然后就乘坐内河客船顺着运河南下,前往北美大陆的核心中都太平府。

  现在的北美大河中上游和艄公河的槽型河谷都已经变成了运河。

  除了几百公里会有一道船闸,大河在其他地方的表现,就像一条格外漫长的水库。

  大部分地方的宽度在五公里左右,水深通常在六到十二米之间,通航能力超越亚马逊河之外的所有自然河流。

  十五个皇子乘坐的客船顺流而下,在初夏到来的时候进入了太平府范围。

  其他的绝大部分城市,无论是旧大陆还是新大陆,绝大部分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有农业才有人口,才有技术和产业需求。

  在古典时代,能够依靠纯粹的商业稳定存在的城市,都是绝对的稀罕货。

  而太平府是那种非常罕见的,几乎是直接以工商业建设为目标,专门规划建设起来的新型城市。

  城市核心区位于北美大河最大的支流的两岸,总体上位于一片半圆形的丘陵中间。

  地面向下挖掘不到一米深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形态的砾石了。

  土层过于浅薄不适合种田,但适合搞建设。

  地基不用打的特别深,只要插入下方的砾石和岩层之中,就能确保工业建筑本身的稳定了。

  所以朱简烜专门安排,把这里作为北美大陆的工业中心。

  大明本土有的绝大部分产业,在太平府本地或者周围也基本都能找得到。

  太平府有煤矿、钢铁厂、化工厂、造船厂、农业机械厂、民用机动车厂,飞机制造厂。

  有发电厂、电器厂,还有有纺织厂、食品厂,各种生活用品工厂。

  甚至连军工产业也相对齐全,包括步枪和火炮工厂,军用的机械工厂从,军用车辆工厂,飞行机器制造厂等等。

  唯一缺乏的就是石油勘探和开采行业。

  还是因为这片地方似乎真的没有石油。

  这样快速全面工业化建设的城市,建成区规模自然也迅速的膨胀起来。

  发展建设的速度太快,而且没有长期处于稳定的农业时代,以至于太平府都没有明确的府城和县城。

  美河两岸的大片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人口,现在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