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二八七章 巴拿马(3/4)

库当做运河航道,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

  后世某些网络上的垃圾文章说,美国修建船闸运河而不是直通运河,是为了保护加通湖的生物。

  那是纯粹的胡说八道,现实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原本巴拿马地区没有加通湖,美国人是修建水坝淹没了山谷,把山谷中的动植物沉入了湖底。

  实际上,修建巴拿马运河的时代,现代环保的概念根本没有成型。

  如果在工程规划的时候,设计师把保护山谷动物的问题列到方案上,肯定会被西奥多·罗斯福认为脑子有问题的。

  但这这种取巧方案注定了没办法搞直通运河,必须将河道抬高到原有的谷地以上。

  现在的西班牙人,也是准备修建直通运河的。

  但是属于不管不顾的蛮干,计划总共六十多公里长的河道,折腾了七年才挖了不到三十公里。

  但这二十多公里河道中,还有超过三分之一发生了山体滑坡,事实上堵塞了。

  雨季的江水汇聚在河道中,变成了一段一段的长条人工湖。

  大明的工匠既然来了,特别是李宝柱这种天子门生,在个人生活上早就什么都不缺了,现在就是想要搞点大动静出来。

  当然根本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凑合。

  肯定也是要搞直通的大型运河,肯定要比西班牙人的规划更大,还要和苏伊士运河那样搞双线。

  李宝柱了解完情况后,就向巴拿马总督说:

  “西班牙国王应该有安排,让你们现有的工匠和奴隶接受我们的安排,配合我们的工作吧?”

  巴拿马总督马上说:

  “是的,但仅限于现有的大约八万名奴隶,我们不会再投入更多奴隶和工人了。

  “而且现在储备的粮食最多撑到下个雨季到来之时。

  “现有的粮食消耗完毕之后,就需要大明方面为奴隶提供食物。”

  巴拿马总督说到这里,下意识的想要提醒,这些奴隶的所有权归西班牙,现在只是借给大明使用。

  等到运河工程结束之后,剩余的奴隶要还给西班牙。

  但是他同时也觉得,按照以前的奴隶死亡率,

  李宝柱听罢直接点头:

  “没问题,让你们的工人继续给我们当翻译,接下来我会安排一些简单任务,让奴隶们适应一下未来的新工作。”

  巴拿马总督下意识的问:

  “新的工作?具体是要做什么?我可以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李宝柱随口说:

  “整理木材,平整土地,种植作物。”

  巴拿马总督现在明白了,大明人是要砍树开荒种田,而且准备在雨季就开始干活。

  巴拿马地区的雨季,每个月都有半个月在下雨。

  就算是雨停了,地上也多半是有水的,而且随时可能再次下大雨,这样潮湿的情况很难搞大型工程。

  不过现在雨季即将结束,未来半个月的雨水会越来越少,现在开始砍树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停留在聚居区的周围,不到远离居民区的森林里去,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李宝柱的安排也就是在城区边沿砍伐树木,不过要顺着现有的巴拿马城区一路向西砍伐。

  李宝柱的目的跟巴拿马城拉开距离,另外建设一个新的大明的居民区。

  两天之后,大明船队搭载的卫兵、工人、机械全部下船,李宝柱安排的伐木队也开始工作了。

  大明来的工人,拿着新式的汽油锯,铲除城区西侧的树木并简单修建。

  西班牙工人负责指挥黑奴,将砍倒的树干堆到一起,将周围的杂草全部铲除,与树叶一起用泥土覆盖填埋。

  人类在农业时代的时候,对森林的开发或者说破坏,速度算不上特别快,人力工具效率有限。

  但是到了工业时代之后,这个速度会直接提升一个数量级。

  特别是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驱动的链锯有着恐怖的破坏力,换个角度看就是有着极高的伐木效率。

  本来按照天算的工作量,现在直接按照小时算了。

  与此同时,大明人操作的那些大型汽油锯,让西班牙的工人和黑奴都惊骇莫名。

  用绳子拉开开关,就能持续高速旋转的钢铁锯齿链条,除了作为工具之外显然也是非常恐怖的武器。

  可以想象的是,普通人只要碰到一下,就算是没有直接斩断四肢,也会变成血肉模糊状态,整个人都痛不欲生的。

  虽然大明得这批工匠只带来了两千多人过来,但现在的工作效率和威慑力却是划时代的。

  伐木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从巴拿马城一路伐木到了古兰德河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