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二四九章 时代变了(1/2)

  德川重伦被押送到刘彪面前的时候,仍然有点无法接受现实,一个人浑浑噩噩的念叨:

  “为什么?这怎么可能?

  “你们到底又组织了多少武士过来?

  “你们是怎么把这些武士训练到这种状态的?”

  刘彪没有理会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对方本来更多的就是在宣泄惊愕的情绪,而不是真的在询问和确认什么。

  刘彪随口反问了一句:

  “你知不知道,其他的藩镇有没有要来用户兼仁,要对日本国王和大明圣上发动叛乱?”

  德川重伦愣了一下,马上非常大声的说: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现在西部的藩镇基本都会有用户天皇。

  “不用多久,就有会几十万大军前来勤王。

  “你们不要以为战胜纪伊藩,战胜了我,这场战争就算是结束了。”

  刘彪听了之后微微点头,田意明更是非常满意的拍了一下手:

  “太好了。”

  德川重伦看着这俩人的反应就有点懵。

  他本来是在虚张声势和恐吓,结果对手完全没有一丝恐慌的反应,反而似乎非常的满意甚至是兴奋。

  德川重伦下意识的反问:

  “你们什么意思?你们想要干什么?”

  刘彪才懒得给他解释什么:

  “带下去吧,和抓到的俘虏一起,分散送去非洲开荒劳教。”

  田意明听着刘彪的安排,下意识的往前凑了两步,在刘彪侧后方小声提了一下:

  “将军,这个德川重伦与其他一般的藩镇大名不同,他是可以算是双重叛乱。

  “已经被前任国王勒令退隐出家,却在这个时候发动政变夺取了纪伊藩。

  “然后又率领纪伊百姓与现任国王和大明为敌。

  “而且他最终也没有主动投降,是被他强征来的农民兵抓获,送到这边来的。

  “所以处罚和安排,是否应该与其他的普通藩镇大名有所区别?”

  刘彪听了这些提醒,又看了德川重伦一眼:

  “那先关押在京都,等聚集了其他类似的特殊罪犯,一起请示太子殿下如何处置吧。”

  德川重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他的命运转眼间大幅度的转变了。

  他也来不及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卫兵拖下去继续关押了。

  刘彪开始坐镇京都,指挥十五万武士师,三万大明驻日本军团,开始对京都周边地区的攻略行动。

  四面出击,彻底收服和控制京都周边的丹波、若狭、摄津、河内、和泉、纪伊、大和、伊贺等令制国的藩镇大名。

  与此同时,就像德川重伦说的那样,刘彪和田意明预想中的最终的敌人,也有了大规模活动的迹象。

  在刘彪分兵接管大阪平原的时候,京都以西诸藩终于完成了初步的串联。

  刘彪担心这些藩镇大名筑城自守,把日本再次变得和战国时代一样满地城堡,那时候再打起来就特别的恶心了。

  但是这些藩镇大名之中,决定尝试与大明日本国王为敌那些,他们担心的事情正好反过来。

  他们担心自己不能迅速组织起来反抗,就会被反贼德川家齐各个击破。

  他们想象不到德川家齐需要故意等待,他们也都不觉得自己有时间慢慢筑城自守。

  只有尽快组织足够的力量,尽快主动出击去碰一碰,才有一点取胜的机会。

  这部分大名之中,其实只有少数是真心拥戴天皇的,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做打算。

  他们知道自己大概率不能完全获胜,毕竟日本国王背后可是有大明皇帝的支援。

  但是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在战场上取得一定的成果,自己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

  日本这个群岛而多山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古代的政治制度,这里天然适合各地各行其是的封建制度。

  就算是某一个地方势力足够强大,在农业时代的技术条件下,也很难真正统一整个群岛。

  这种地理和政治环境,又影响了日本封建统治者的思维方式。

  只不过现在时代变了,有了蒸汽帆船之后,日本这种群岛环境,比大陆内部总容易互相连接起来的。

  与此同时,大明插手自五年前开始插手日本事务。

  通过日本国王江户幕府的渠道,招募日本底层武士和青壮,这对日本的影响可以算是正面的。

  但大明打开了日本国门之后,大明的商人也开始通过幕府分散在日本各地的领地,倾销大明工厂生产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