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二二八章 非洲开发计划(3/3)

装备。

  “蜀国公现有的封地,可以为新开拓之地提供财政和移民支援。”

  朱简烜给蜀国公安排了未来的任务,最后也解释了一下朝廷可以给他们的待遇。

  与闽国公郑家的条件类似,也是用原封地的税收支持开发,但是支持的比例和周期不同。

  自咸宁四十四年起,每三年减两成,总支援时间是十五年。

  十五年内移民无限制。

  蜀国公张传勋不知道其他藩镇的条件是什么,听着朱简烜的这些安排感觉还能接受。

  不过他不想就这么接受,几乎是下意识的开始抱怨哭穷,希望朝廷多给点支持和照顾,本质上就是想要提提条件:

  “太子殿下,蜀国僻处内陆,周围群山环绕,自古就有蜀道之难,资产和子民迁徙多有不便……”

  但朱简烜可不会纵容他这个毛病,蜀国公府在北伐上可没有任何贡献。

  除了闽国公和淮南侯之外,其他藩镇没有北伐功劳抵以往的罪孽,朱简烜没有直接剿灭就已经算是仁慈了

  所以朱简烜听了两句就直接打断了:

  “既然蜀国有困难,那就把财政和移民支持改成十年吧,每一年减少一成。”

  蜀国公张传勋听到朱简烜开口,本来以为自己的抱怨生效了,朱简烜要给自己加条件。

  结果听到后面半截就愣了,这怎么还直接给降低条件了……

  不过张传勋也不是傻子,要是傻子就不会提前来找朱简烜。

  他马上就意识到朱简烜对自己的反应很不高兴。

  自己刚才的行为,在朱简烜看来是蹬鼻子上脸,甚至于给脸不要的性质。

  张传勋立刻起身弯腰拱手求饶:

  “臣瞎了心,求殿下恕罪,恕罪……”

  朱简烜面无表情的摆手:

  “回去准备吧。”

  张传勋张了张嘴,想要再问一句,朝廷给的支持,最终到底是十年,还是十五年。

  但是偷眼瞟了朱简烜板着的脸,最终还是没有敢再开口。

  万一再给降到五年就麻烦了。

  张传勋只能再次躬身行礼,带着十二分的懊恼,小心翼翼的退出了文华殿。

  张传勋心情复杂的在顺天府住下,时间也慢慢来到了八月份。

  其他藩镇的藩臣开始陆续进京,有的互相打听情况,有的尝试去求见朱简烜。

  但是朱简烜没有再见其他任何人。

  截止到八月十二日之前,大明的绝大部分地方藩镇君主都来到了京师。

  极少数君主本人不敢来的,也假托自己生病了,没办法远行,然后安排了自己的臣子来京师报道看风向。

  朱简烜带着自己的移藩方案,去西苑拜见了老皇帝。

  朱简烜觉得,撤藩这件事情,最好是老皇帝来宣布,不是自己这个太子。

  老皇帝弄明后朱简烜的来意之后,就颇为无语的白了他一眼:

  “好好好,我这个老头子再替你当一次恶人吧……”

  中秋节这天,大明皇帝朱仲林在武英殿举行皇家朝会。

  皇长子梁王朱简灿,皇太子朱简烜,率领所有皇子和亲藩君主的一起朝拜。

  皇室亲藩主要集中在崇祯朝之后新拓之地,基本都在南洋。

  崇祯中后期,南洋地区原有的土著国家和地区,被崇祯组织藩镇南下征服并拆散。

  交趾北部、暹罗南部沿海地区、马六甲海峡两岸、婆罗洲北部地区、爪哇岛五地由中央朝廷直辖。

  其他地区一部分给皇室子弟封藩建国,一部分交给合作的藩镇统治。

  崇祯自己分封的藩国,加上后世几代皇帝分封的藩国,传承到现在的海外亲藩还有三十三个。

  行礼完毕,老皇帝下令让朱简烜宣读圣旨。

  以老皇帝的口吻和角度,说明未来大明本土不再保留藩国,所有现有藩镇必须全部撤藩或者移藩海外。

  若是撤藩,朝廷为藩王在京师附近修建王府,未来每年可领取十万银元的俸禄。

  若是移藩,可以领取一个师的新装备,在原藩国财政和移民的支持下,到非洲去建设新的藩国。

  朝廷支持时间均为二十年,税收支持每两年降低百分之十。

  要求所有藩王在三日之内做出决定,上报宗人府等候朝廷进一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