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二二七章 兄长们的封地安排(4/5)

将这块地作为皇家林场,专供皇家和朝廷修建宫殿使用。

  “所以这块地……确实不能作为藩国封地了。

  “而且,这次土地交易完成之后,朝廷肯定要去仔细调查,登记这些树木的情况,早晚也能发现那些金矿。

  “不过……你们提前发现了这个金矿,特别是如实上报了发现,确实是有功劳的。

  “总体上看,是朝廷出钱出人出地去交易,得到了这块地的完整所有权,闽国公则发现了这个金矿。

  “所以朝廷和闽国公府成立一个公司,共同开发这个金矿吧。

  “刨除成本和税收之外,所获收益双方五五分成。

  “不过闽国公府得到的黄金,不能直接带走去海外使用,要送到京师作为黄金储备,换成同样价值的大明金票。

  “金票可以用于交税,可以用于采购王有工厂生产的物资,供应闽国公府的移藩开拓。”

  朱简烜知道,加利福尼亚和背后的山谷中,其实有很多个金矿。

  郑家发现的这只是其中一个。

  所以朱简烜说的都是他们发现的这一个金矿,而不是整个加利福尼亚的金矿。

  这也不算是欺瞒,本来这里的土地所有权,就是朝廷用尼加拉瓜交换得到的,郑家也没有发现其他的所有金矿。

  朱简烜还能想象的得到,他们多半早就发现了这个金矿。

  是郑瑞安看到了北美运回来的木材,意识到朝廷不可能把这块地封给他们之后,才决定上报的金矿的。

  但这种细节不能去纠结,他们只要最终决定上报了,就都应该给于基本的鼓励。

  如果朝廷直接据为己有,不给他们任何的好处。

  那未来再有类似的事情,地方的臣子发现了他们当时开发不了的矿藏,也不会主动上报朝廷了。

  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闽国公郑海康父子听完朱简烜的安排,却都有种绝处逢生的感觉。

  两人本来以为,朝廷会直接收为王有的,毕竟崇祯时期就由规定了,所有地下矿藏所有权属于皇帝。

  结果太子愿意跟自己五五分成,与自己本来的心理预期相差不大。

  闽国公父子同样知道,想要得到这块土地,本来就需要朝廷出面,朝廷肯定要拿分成。

  这样的结果真的是太好了。

  两人都有些激动的躬身道谢:

  “感谢太子殿下恩典……”

  朱简烜微笑摆手:

  “这件事情就这样吧,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关于大明地方藩镇的事情。

  “瑞安应该知道我对藩镇的看法,应该也给闽国公介绍过吧?”

  郑瑞安父子连忙答应着:

  “臣明白。”

  朱简烜继续说:

  “所以闽国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转为传统的朝廷勋贵,领取俸禄的无地国公,二是移封到海外重建封国。

  “如果转为朝廷勋贵,闽国公爵位可以继续传承,瑞安还可以另外得到一个州伯爵位,可以让子弟继承。

  “国公年俸一万五千银元,州伯年俸四千银元。

  “瑞安可以继续在朝廷海军任职,担任指挥一支舰队的海军师长,再另一份职务俸禄,每个月三百银元。

  “如果要去海外重建封国,那就只能从目前没有人圈占的土地中选择,能选的地方也只有非洲了。”

  朱简烜说到这里,让侍卫把非洲地图再次拿过来,铺在面前的大桌子上:

  “地图上已经圈出来的地方,是属于大明朝廷、皇室亲藩、朝廷未来预定开拓的地方,以及少部分欧洲人的殖民地。

  “除此外的其他所有地方,闽国公都可以自己选一块过去开拓。

  “如果选择移藩,闽国公现有的封地,将为新封地提供移民和财政上的支持。

  “新封地第一个城市建立之前,现有封地应该交给朝廷的税收,全部用于支持新藩国开拓。

  “自咸宁四十四年算起,未来每三年降低百分之十,总共支持三十年。

  “现有封地的所有百姓,只要他们本人愿意,只要当地有地方可以安置,都可以随闽国公府迁移到新封地,

  “朝廷还会为闽国公府提供一个栓动步枪兵师的装备,帮助闽国公组建一个强力的主力师。”

  朱简烜将两条路的主要可选项,直接给郑瑞安父子介绍清楚了。

  在两人看来,这个条件算是很不错了。

  有本土原有封地的税收支持,还有完全不限制的原封地移民,很快就能在海外建立一个新基地。

  但是两人仍然有些犹豫。

  现场沉默了几秒之后,郑瑞安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