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搞连环画

第58章 Q版手办(1/2)

  看着眼前简陋且毫无创意的活动售卖现场。

  郑非微微皱着眉头,自己这个穿越者,要是不搞点事情,会不会显得做事太古板了。

  说干就干,干脆趁着这次活动,直接把漫画周边给搞出来。

  刚好去年,郑非玩了很久的泥巴,在这个年头想塑料手办,明显是不现实。

  这年头塑料多贵啊。

  但搞一批泥塑手办还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没有塑料手办精致,但要是搞Q版的话,好像也不会差太多。

  ......

  郑非之所以想搞衍生周边,是为了应对将来的盗版之灾。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八十年代末,国内出现了越多越多的私营印刷厂,而这些印刷厂则成了盗版书商的温床。

  据说当初贾老师的《废都》出版后,成为了盗版书商重点关注的对象。

  据说,在当时有超过40个版本的《废都》流传开来,正版盗版的销售量合计达到了1200万册。

  在那个年代,这本书的销量也就比某本语录少,在那段时期里,所有的作家都对盗版书籍恨之入骨。

  只能这么说,提早搞衍生周边的话,至少可以让漫画家赚到更多的钱。

  说实在的,郑非也不是特别聪明的人,但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钱才是驱动产业的唯一动力。

  至于什么情怀,都是狗屁。

  只有让漫画家赚到钱了,这个产业才有可能盘活,要是漫画家每个都在饿肚子,就算一开始热情饱满,最后也会变得十分狼狈。

  曾经的他,就是面镜子,所以对郑非来说,这一行要想发展好,就得让漫画家们都能吃饱饭,且还是吃上好饭。

  大家才会投入更多的心思在创作上。

  ......

  就比如,六七十年代,连环画为什么会那么火,根本原因,还不是因为组织不让他们搞“艺术品”。

  这才导致一帮画家为了养家糊口,全都挤到连环画这个赛道里。

  可等组织放开管控后,艺术品又开始值钱了,这帮画家自然就看不上这条赛道了,而这也是连环画落幕的根本原因。

  ......

  郑非将心中所想跟莫主编商量交谈了番,听到这些建议的莫常山,那双经常眯着的眼睛,瞬间变大了不少。

  “郑老师,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啊,是从哪里学来的啊。”

  “一处岛国学来的。”

  “你去过那里?”

  “没有,只是在漫画上看到的而已。”

  “这样啊。”

  郑非还真不清楚,日本现在已经开始流行漫画周边了没有。

  莫常山也很赞同郑非的想法,就一个书架而已,确实感觉单调了点。

  “郑老师,咱们这个活动,还有一周时间,你要真能把那些东西搞出来,要不咱们定在最后一天?”

  “可以,完全没问题。”

  ......

  接下来这几天,郑非将画稿交给许三岁后,就窝在家里玩起了“泥巴”来。

  顺便还把陶陶给叫了回来,好久没有玩泥巴的陶陶,非常乐意给郑非和泥巴。

  差不多四天后。

  三十多个还没上色的小泥像已经做好了,是聂风和步惊云的Q版泥像。

  郑非又花了一天的时间上色。

  看到这个小泥像后。

  陶陶那叫一个爱不释手,一本正经地说道:“郑老师,这个泥像能不能送我一对啊。”

  “当然可以。”

  这些泥像虽没有后世的手办那么精致,可这Q版的手办也是非常的好看。

  拿个一对泥像的陶陶,突然来了一句:“非哥,等我跟秋生赚到足够多的钱,能不能跟你一起搞艺术啊。”

  郑非笑了笑。

  “可以啊,等你们以后足够有钱了,就来投资我吧。”

  “这可是你说的。”

  陶陶刚才的话,倒是点醒了郑非,将来有机会的话,自己完全可以搞一家专门生产漫画周边的公司。

  将来只要有漫画火了,就可以合作,将衍生周边生产出来,甚至还可以做成动画、拍成电视剧等等。

  可这些想法,还是有些太远了,做好Q版手办后,郑非直接请隔壁的手工达人孙大爷做了个轮盘。

  只要转动轮盘。

  上面大大小小,有七八个大小不一的格子,最大的那格写着【谢谢参与】

  【出版社一日游】

  【郑非老师亲笔签名漫画一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