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搞连环画

第68章 祖坟冒青烟(1/2)

  方在良相当不解,甚至都有点怀疑人生,在电影厂被一帮老同志排斥就算了。

  本以为以前这个年轻人,听到要把他的漫画改编成动画片,应该会很激动才对。

  可没想,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冷水,他甚至都搞不懂,眼前这个年轻人为何要拒绝他。

  莫常山也是一脸懵,同样不明白郑非为何要拒绝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现在出版社正是打名气的时候,要是郑非的漫画拍成动画片在央视播放了。

  那先进出版社才是真正站住脚了,且对他来说,名气也会大大提升,这么好的事情,没理由拒绝啊。

  ......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看起来跟张白纸似的年轻人,骨子里却是个人精。

  跟方科长简单交流了会,郑非就已经猜出了这位同志目前的处境。

  还有,这位方科长估计患了所谓的“留学病”,这种病在早期留学生身上,是一种高发疾病。

  尤其是对那些回国的留学生来讲,他们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撕裂感,总感觉整个社会都在与他们对抗。

  方科长要是聪明的话,就不该向这家美术电影厂推荐他的《风云》漫画。

  从这家电影厂历来的动画风格来看,跟《风云》是完全不搭的,领导肯定让他开选题会,已经算是很给他面子了。

  只能说,眼前这个方科长还是太嫩了,简单几句话,就把自己底牌亮出来了。

  你在电影厂里,都属于脚跟站不稳的那种,我跟你合作的话,岂不是没苦硬吃。

  像他这种人,郑非前世见太多了,空有一腔抱负,可却不懂得为人处世,对自己和所处的单位,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

  国内是讲究人情世故的,实力和想法也全是建立在这个上面的。

  说难听点,如果真要合作的话,郑非也是找个能拍板的。

  还有,郑非没猜错的话,在目前这个阶段,美术电影厂那批人应该也是跟连环画家一样,对漫画这种新兴事物保持一个排斥和打压的态势。

  方科长这点都没看透的话,只能说,还得继续多练。

  且目前的上美电影厂,应该是最为滋润的时候,要项目有项目,要钱有钱,且还是由国家全额拨款。

  他们只负责把动画做出来,甚至连发行都可以不用去管,反正央妈会兜底。

  一家没有经济压力,也不用管票房的电影厂,不去搞“艺术”,难不成搞商业啊。

  而《风云》硬要划分的话,就是商业属性比较强的故事片,这么一群搞艺术的,哪里看得上。

  方在良不解地问道:“郑老师,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不跟我们电影厂合作。”

  郑非笑眯眯看了眼莫主编,随后说道:“方科长是这样的,我是真的很想跟你们合作,可我答应莫主编了,《风云》和《乡村教师》都要拿到香港去展览,改编权这一块的话,暂时不会跟人合作。”

  见郑非这么讲。

  莫常山“哎呀”了声。

  “抱歉,方科长,真的非常不好意思,我怎么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郑老师这两本漫画是要带去香港参展的。”

  方在良那叫一个郁闷,你们两个唱双簧,麻烦不要这么明显行不行。

  通过刚才的接触,方在良多少还是能明显感受到的,这个叫郑非的年轻人,似乎对他们电影厂有点成见。

  郑非的这个反应,反而让方在良相当感兴趣:“行吧,那郑老师,咱们争取下一次合作。”

  “可以的。”

  ......

  等把人送走后。

  莫主编不解地问道:“郑老师,咱们为什么不跟方科长合作啊?”

  郑非反问道:“你觉得电影厂那些领导会听方科长的建议吗?”

  “这......”

  莫常山沉默了会好一会儿,说起来,他还真认识电影厂的一些领导。

  严厂长就住在他家隔壁弄堂,偶尔也会在街道上碰到他,以他对严厂长这人的了解。

  哪怕有方科长进行游说,这次合作的概率不是说没有,但也无限等于零。

  莫常山摇了摇头,可让他不解的是,郑非这个小年轻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小子太邪门了。

  ......

  事实上,郑非目前不想跟电影厂合作,还有好几个原因,首先电影厂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哪怕在方科长身上,郑非也能感觉到,我能来改编你的漫画,那是你的荣幸,从头到尾甚至都不谈钱。

  对于郑非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