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搞连环画

第8章 街道来人(求追读)(1/2)

  来到这个年代半月有余的郑非,总算解决了暂时的温饱问题。

  米有了,

  配菜也有,生活就有盼头了。

  再向隔壁黄大娘借个炉头,就可以自己烧饭,香喷喷的白米饭,要是能再蘸点臭臭的腐乳,那就完美了。

  在这个年代,新米可以说是难得的奢侈品,有了这好东西后,郑非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隔壁邻居。

  “笃笃笃。”

  郑非敲了敲隔壁的门。

  一个鬼头鬼脑的小女娃探出头来,看到是郑非,立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来。

  “阿哥。”

  “我刚刚还想去找你呢,我阿奶说,今天有煮你的饭。”

  看着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娃,郑非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好人比较多啊。

  一个人吃新米的话,总觉得没意思,郑非把刚买到的新米和配菜递给了黄大娘。

  “这段时间能不能跟你们一起搭伙吃饭。”

  “都这么熟了,还这么客气。”黄大娘把米袋推了回去:“不就多一双筷子的事情,花不了几个钱的,这米你自己收着,不用给我的。”

  黄大娘家经济真算不上好,可对他是真的不错,郑非坚决道:

  “大娘,侬要是不收的话,我就去找隔壁的孙大爷了,已经麻烦你们那么多次了,总不能一直死皮赖脸。”

  见郑非态度坚决,黄大娘拧起了眉头,接过米袋,发现还挺重的。

  当她看到里面白花花的大米,黄大娘那叫一个惊讶:“小非,你这是新米啊,哪里来的啊?”

  “粮站那边排队买的。”

  黄大娘有点好奇。

  “你挣到钱了?”

  对于黄大娘,郑非也不想骗她,而是如实说道:“今天,我到外滩那里,给游客画人头像,赚了一块多和几张粮票。”

  郑非本以为黄大娘听到这话后,会变得严肃起来,跟他划清界限,并把他当成投机倒把份子。

  可没想,黄大娘还挺支持他的。

  “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果然还是有本事的,唉,现在待业青年这么多,组织又没法给你们分配工作,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

  这次轮到郑非吓了跳。

  这年头个体户的地位不如狗,真不是随便说说,放在几年前,他这种行为是要被狠狠斗的。

  说实在的,郑非平日跟黄大妈接触并不多,是真没想到,她居然如此的开明。

  现如今,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全国待业青年早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像上海这种人口大市,待业青年的总人数绝对是个敏感数字,报纸都不敢刊登,就是怕他们闹事。

  再加上这两年知青返城,几乎每家每户都是鸡飞狗跳的。

  他们这条弄里,就有一户人家,两个儿子插队回城后,全都已经成家了。

  大儿子一家四口。

  二儿子一家三口。

  外加他们两人,总共有九口人,可家里面却只有十平不到的房屋。

  结果原本就小的房屋,硬生生割成两间给大儿子和小儿子住,两个老人则去睡只有两平不到的楼梯间,据说连脚都伸不直。

  且两个儿子,最近还逼着二老提前退休,好把工作岗位让给他们。

  总之糟心得很,鲜亮的只是城市表面,现如今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的多。

  像郑非这样的待业青年并不是个例,而是一抓一大把,街上到处都是无所事事的青年。

  可偏偏待业问题已经严峻到火烧眉头,可大家还是瞧不起个体户,有不少家长宁愿孩子在家当待业青年,也不肯他们去当个体户。

  两世为人的郑非则比较清楚,无非就是领死工资的那个阶层害怕个体户这个群体赚的钱,比他们的工资还要多,这才会竭尽全力排斥个体户。

  说白了,就是群体利益冲突,就好像上班族,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突然拆迁的暴发户同事。

  像黄大娘这样开明的,在这个年代,还真是比较少见。

  换成大伯母,要让她知道堂哥去当个体户的话,保证一哭二闹三上吊。

  ……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非赚钱买新米的事情,一下就在弄堂里传开,街坊邻居纷纷议论起来。

  在这个年代,没有正式工作突然有钱的话,大家都会比较警惕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坑蒙拐骗,或者投机倒把来的。

  没一会的功夫,郑非就给妖魔化了,甚至还有人笃信说道:“依我看,郑非肯定是去当三只手了。”

  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