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55章 我们的第一台发动机能否更进一步,就看你们了(2/2)

2小时:氧化速率为-0.0396g/(m·h)。

  而在富氧环境下,也就是氧气含量大于95%的环境。

  合金氧化速率波动较大,初始氧化速率远高于空气环境,但整体趋势是减缓的。

  1小时:氧化速率为11.7415g/(m·h)。

  6小时:氧化速率为-1.2380g/(m·h)。

  ……

  将以上数据看完之后,白杨看向了最后的工作汇总数据。

  在固溶状态下,合金长期工作温度在750~960度,短时间工作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050度。

  “嗯,还不错!”白杨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没有真空感应熔炉、与电渣重熔的冶炼参与下。

  只靠电炉冶炼出来的合金,能达到如此程度已经是极限了。

  “退火温度你们控制在多少度?”他有翻了翻工序报告,似乎缺少了什么。

  “1100度到1250度之间。”刘丽想了想回答道。

  “降低一下,改成980度到1050度之间看看,保温温度在720度左右,时间在一到四个小时之间。”

  白杨说着,手写了一份报告递了过去。

  “明白!”

  “好,另一份高温合金进展如何了?”白杨继续询问道。

  此次达标的合金是镍基合金,而钴基合金因为钴材料珍贵,所以要慢上一些。

  “已经在进行第三十六次熔炼试验了,但氧化速率还有快。”刘丽快速回答道。

  “那就继续吧。”

  送走了刘丽之后,白杨来到了试验车间。

  找到了正在研究真空感应熔炉的黄文虎小组。

  “刘丽同志那边已经得到第一份结果了,因为熔炼工艺的缘故,已经达到了极限。”

  “我们的第一台发动机能否更进一步,还要看你们了。”白杨扬了扬手中的报告,给他们一点激励。

  听到白杨的话,冶炼小组成员都激动了起来。

  “白哥,真的假的,给我看看呗。”

  “没记错的话,白哥之前说过,在800到1000度之间,已经足够国内航空发动机生产用了。”

  “那不就说,能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准,要看我们了!”

  ……

  有关于高温合金研究的理论数据,白杨之前就跟他们提过。

  因此这出了结果,他们才如此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