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45章 三轧厂荣获厂一等奖(1/2)

  “《人民日报》”

  “经中财部发表,为了推动一五计划农业现代化发展,将于一月一日在太原建设大型化肥厂。”

  “这将会是我国一五计划项目中,第一个自主创新,独立建造的化肥生产基地。”

  ……

  “此外,经化学部与农业部各部讨论,向上级申请签署,授予“全循环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艺”国家科技最高奖项,科技奖特等奖。”

  “大领导亲自为白杨同志颁发先进个人奖荣誉证书。”

  “三轧厂荣获厂一等奖。”

  ……

  “希望全国技术工作者,向获奖人员学习,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发展,为祖国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机械工人》

  “机械工人编辑部发表期刊。”

  “白杨同志新发表的的《尿素级不锈钢测试要求概述》,《氩氧脱碳技术概述》代表了我国冶炼技术的新提升……”

  ……

  白杨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在一张张全国报刊上划过,落入了这个火红耀眼的时代。

  “白技术员,白技术员!好消息啊,你又上报纸了,**日报上刊登你的名字了!”

  “特等奖,你这次可是拿了科技特等奖啊。”办公室内,刘丽拿着一张日报,神色激动的闯了进来喊道。

  “我知道了,正在看呢。”白杨挥了挥手里的报纸笑道。

  科技奖从50年到今年这个时候,先后也就发布了三个科技奖励条例。

  55年之后,刚刚起步的科技奖,就因为一些原因被迫中断了。

  一直到78年时期才重启科技奖这一奖项。

  “我们这真的没做梦吗?”

  刘丽激动过后,瘫坐在椅子上,盯着手里的报纸,有些失神。

  “这怎么会做梦呢,这可是我们这段时间不眠不休,艰苦奋斗得来的成果。”

  白杨揉了揉自己笑的有些僵硬的嘴角,而后将报纸给放了回去。

  再看下去,他都怕自己嘴角抽筋了。

  他停顿了一会,发觉办公室内气氛有些安静,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过去。

  “唉?不是,这么开心的事,你这怎么还哭了?”

  只见刘丽失神的看着报纸,不知何时,两眼水汪汪的,泪水浸湿了他的眼眶。

  “没有,我就是太高兴了。”听到白杨的话,刘丽也回过了神来,连忙擦了擦眼睛。

  虽说这个时代口号喊着妇女也能顶半边天,但平常遗留的偏见,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刘丽在这期间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现在看着手中报纸上,对他们的夸赞,情绪难免有些过于激动。

  白杨正要开口安慰一下,门外却响起敲门声。

  “白主任,厂长让您过去一趟。”

  “好,我马上过去。”他连忙应答了一声。

  “好了,你在这坐一会吧,反正最近也没什么事。”对着刘丽留下了一句话,白杨便拿着最近画好的回风炉图纸离开了办公室。

  ……

  今日试验车间的气氛格外欢愉,不时还传出激动的叫喊声。

  “报纸你看了吧,各大报社也是争相报道,已经有许多编辑部的人来找到我了,想要做一期专访。”

  “沾了你光,咱们三轧厂也获得了上级的奖励。”

  “还好没让你小子从我手里溜走,要不然我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后悔呢。”

  白杨刚坐下,杨厂长便满面春光的开口夸赞感慨了起来。

  “这不也多亏了杨厂长的信任。”

  “行了,这话我都听多了,这次过来是告诉你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是你的职位要提一提了,到时候试验车间也会更名为研究所,直属机械工业部,你看起个什么名字。”

  “不过具体升职,还要缓一缓,要等到八九月分了,你这段时间只要不犯什么错就行。”

  “研究所也是一样,刚好趁着这段时间你想个名字出来。”

  “这第二件事,就是化工部那边这两天,就要派人过来学习,太原化肥工厂那边,技术是你发明的,肯定要你亲自过去做技术工程指导。”

  “这刚好也快要过年了,年前你把化工部的技术员带出来,春节过后你就要带着他们启程去太原。”

  “当然,你自己的人也可以带上几个。”

  “国内建设重中之重,也只能多辛苦你多跑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