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37章 准备一下,我们去三轧厂!(1/2)

  在将尿素生产工艺的实验报告申报上去之后,白杨也没闲着。

  前往了技术科,查看起了AOD炉的研究进度。

  目前来说,用电炉和高炉所生产,经过简易精炼的316L系列型号的不锈钢并不合格,内含杂质过多,实验用还勉强能用。

  但若是运用到大型尿素工业生产上,就必须要经过AOD炉进行脱碳精炼。

  更精确的剔除掉不锈钢内的杂质。

  实现超低碳冶炼,提升钢质纯净度,得到全奥氏体组织。

  国外在这方面,应该还在尝试用二氧化碳,加氧气保护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尿素生产。

  但面对尿素恶劣的反应环境,显然也不理想。

  而国内现在不仅仅刚起步几年,还处于被西方封锁制裁阶段,主要的研究方向还是放在碳酸氢铵上。

  因为技术与材料的限制,龙国对尿素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

  但碳酸氢铵的含氮量只有16%左右,而尿素的含氮量却有着46%左右。

  加上国内所种植的主要粮食中,小麦和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都很高。

  尿素对国内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农业部,试验田。

  农业部周国宁,看着试验田中稀稀疏疏的麦苗,忍不住搓了搓被冷风吹得有些干燥的脸颊。

  “领导,有个好消息啊,秦省那边的农业生产社发来了一份统计报告,将传统的农家肥与氮肥组合施用,玉米产量亩产量达到了1500斤。”

  “这是他们统计的施肥过程……”这个时候,秘书兴奋的走了过来说道。

  周国宁接过来看了看。

  每亩上圈粪8000斤、灰粪1500斤作为底肥、播种时要上20斤硫酸铵,生长过程中还要追肥四次。

  当苗高一尺左右,每亩上旧墙土粪8000斤和硫酸铵16斤,沟灌一次。

  当苗高……

  都还没看完,周国宁就有些无奈的将报告还了回去。

  “不得行,不得行啊……技术效能太低了,根本拓展不开来呀。”

  “这……”秘书也有些无奈,却也没什么办法。

  虽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毛熊也支援建造了吉林、兰州、太原三个化肥厂,但想要供应全国土地的使用,完全是杯水车薪。

  重工业在火热的发展,他们农业倒像是被抛弃了一样,一直停滞不前。

  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田地上那洗漱的绿色,想着粮食产量不足对农民的影响,他的脸上不自觉的漏出了愁绪。

  不过想到前段时间化工部传来的消息,三轧厂生产出了一批优良的不锈钢,也许对化肥工业生产上有些帮助,心中就有了些安慰。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个好消息。

  就在他打算前往技术部查看一番之时,一道人影再次激动地朝他们的方向奔了过来。

  “周领导!”

  对方似乎跑的有些急,等跑到两人面前的时候,弯着腰直喘气,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慢点,什么事那么激动?”一旁的秘书看着对方冒失的样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哈呼,哈呼……你看这个!刚刚三轧厂科研所上报的技术资料。”技术员闻言连忙将手里攥着的文件递了过去。

  周国宁闻言接过了文件,心中有些疑惑。

  三轧厂不是负责钢铁熔炼热轧吗?

  给他们农业部上报什么?

  要上报也该是给化工部。

  带着疑惑他打开了文件,但当他看到标题的第一眼,瞳孔就不禁震颤了两下。

  “尿素……”

  《全循环尿素生产工艺——二氧化碳汽提法》

  他只是大致的扫了一遍,在看到最后的实验数据报告后,也顾不得细究技术生产的真实性,神色急切的看向那名技术员。

  “一起送过来的尿素样品呢?在哪?”

  “在实验室,孟技术员正在进行实验。”

  “走!”周国宁小心翼翼的将手里的报告收起来,而后迅速的朝着技术科的方向而去。

  ……

  “周领导,你来了。”周国宁刚一进门,刚取出土壤的孟技术员,便兴奋的呼喊起来。

  “送来的尿素样品呢?”周国宁迫不及待的问道。

  “在那,具体数据我正在进行实验核算。”孟技术员指了指那边被无菌箱包裹的尿素颗粒。

  周国宁立即上前,仔细的查看了一番。

  “对了,这个是具体数据,我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