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267章 温窝(1/3)

  第267章温窝

  距离别墅两条街道的胡同里,有个独门独户的一进小院子。

  苏木把于海棠安排在了这里。

  在苏半城同志的能力范围下,这属实是小菜一碟。

  东南向的如意门进去,影墙后面就是百十平的小院,西厢房和倒座房的游廊之间,还跟天井一角搭了个葡萄架。

  架子明显被归置过了。

  魏东来带了十多个手下愣是忙了两天半,才把这里收拾出来的。

  正房的瓦楞新旧不一,如果站在房顶瞧,肯定可以发现新换的青瓦像极了崭新的补丁。

  其实这是一整栋四进四合院的西跨院部分,一大部分被街道办和供销系统给租用着,还有一部分被街道办拿来分配给了单位和杂志社的编辑们。

  这一片属于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住的很多人也都是中学、大学的老师或者文艺口和杂志编辑方面的从业人员。

  说起来,距离冉秋叶家,还挺近的。

  “以后你给照看着点。”

  用苏木的眼光看,就是敢爱敢恨。

  齐天再回来的时候,后面还跟着陈大奎和梁东。

  于海棠跟个穿蝴蝶似的从东厢房瞧瞧,又顺着连接处从正房探出头来,再跑去西北的房间,顺着游廊从西厢房冒出来。

  姆嘛

  于海棠是个比较前卫的姑娘。

  苏木亲自下厨做了俩菜。

  各自默默消化各家的苦难,并不为难街坊邻居。

  晚上温窝。

  “表现好的话,明天给你买回来。”

  “别让你海棠姐吃了亏,剩下的我自会处理。”

  端菜顺着游廊在正北房中间的客厅吃饭,下雨下雪也淋不着。

  水晶肘子、卤猪蹄都没少置办。

  并没有因为自己遭到了滑铁卢而纵容负能量肆意宣泄。

  手里拎了一大堆东西。

  这里的构造和设计偏现代化了点。

  于海棠就撅着小嘴蹦迪进了厨房。

  大奎是早就知道今天苏木要给‘外室安窝,他当兄弟的肯定是要到场的。

  其实只是想让她去买点酒,顺便熟悉熟悉周边买菜买东西的地方,结果于海棠这娘们看到啥都想买。

  “完了没关系,买了就吃,反正也快到月底了。”

  苏木刚炒完了一盘辣椒炒鸡蛋,盘子扣在锅里数了五六秒钟,倒扣出锅……

  他就住在斜对面,这小子的家也是個独门独户。

  于海棠去后面百货商店买了生米,又打了酒。

  “可是人家还有好几样想吃的没买呢。”

  “我一不小心把票和副食本都完了……”

  “放心吧,哥,谁要是敢来这里炸刺,瞧我不卒瓦了他丫的。”

  可能这个时代的人看到她某些行为,会觉得她伤风败俗,解放的有些超标。

  如果不是这个先天的条件,苏木还真不太放心让于海棠一个大姑娘住这里呢。

  西厢房挨着北边的一半被改造成了厨房。

  梁东住在这个胡同北头大杂院的后院,也不算远。他现在在京城顽主这个行列里,已经算是半隐退状态,目前是什刹海体校的教练。

  也算是苏木的一种尝试。

  齐天就是他培养起来的接班人,现在名号已经不限于北新桥,有点京城大少的噱头了。

  门口传来齐天的声音。

  “嗯,想吃什么?”

  说起来,这段时间这些知识分子的家里都不是很消停,但有一说一,苏木对他们还是很敬佩的。

  不过苏木跟他们也都破开了心结,兄弟都是从艰苦时刻一步步走过来的,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

  估计就是觉得重新傍上了苏木这条大粗腿,没必要勤俭节约了吧。

  但混的再好,也只是在贫困边沿挣扎的普通人,没办法跟陈大奎这般出手阔绰。

  “我看到商店里新来了酒心巧克力,你吃过吗?”

  “哥,海棠姐,你们今天就搬过来吗?”

  这一片的治安环境还挺好的。

  “怎么这个表情?”

  心意更重要。

  “既然是温窝,肯定是不能空着手,就打了二两肉,一会儿撺个肉丸子,你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梁东在院子里洗了一把手,说着便进了厨房。

  看到宽敞的厨房,和门口一侧大瓮上面的水龙头,不由啧舌:“嚯,这都自来水入户了?”

  “主要是怕冬天太冷,取水不方便。”

  苏木一边忙活,一边跟梁东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