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戏剧年华

第32章 中戏第一届小品大赛(1/2)

  “浔子,等等我,你阴我,我跟你急……”

  江浔在前面骑得飞快,何冰在后面追得辛苦,跑了两站地,他就再也跑不动,双手拄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眼瞅着江浔又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回转过来,他却只有大口喘气的份儿。

  “哎,浔子,”劈头盖脸把江浔捶了一顿,何冰终于坐上了自行车,“我怎么就找不到松驰感……”

  “刚才追得累吧,现在轻快了吧,松驰,就是这种感觉……”

  自行车飞快地在胡同里穿行,路灯一盏一盏地熄灭,直到看到校园的灯光,直到打开宿舍桌上的台灯。

  江浔找出剧本,在上面抬头郑重地写下:

  小品主角与配角,导演:江浔,编剧:江浔,表演:江浔,何冰,指导老师:苏民,朱旭。

  ……

  秋风一起,中戏满墙的绿色爬山虎就变成了片片红叶,

  灰蒙蒙的窗透出若隐若现的层层秋意。

  中戏第一届小品大赛,在四楼礼堂开赛。

  “卖蟹啰!”

  那边过来个卖蟹的,是个姑娘。挑着满满两筐哩!

  那姑娘压得朝一边歪着身子,两只筐在人缝里荡来荡去。

  小姑娘一边走,一边喊。那喊声又脆又甜,听着,你就会觉得她筐里的蟹一定又鲜又美。

  台下,坐着徐晓钟院长,八七班的班主任苏民,中戏的系主任,教研室的鲍国安主任……

  他们都在看着台上的巩俐,她虽然已经到过柏林,电影也获得金熊大奖,可是在中戏,她还是一名普通的大四学生。

  本以为巩俐、史可、金莉莉、伍宇娟、陈炜,这中戏的五朵金花会出演一个小品,可是没有。

  开赛之前,学校里都在传,说是张艺谋会给巩俐编本子,嗯,纵观全球,世界顶级导演一定都是会写本子、擅长写本子的,而且本子必有特色,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但江浔知道,张艺谋一向编剧不行他自己写不了剧本……

  他是顶级的舞美、一流的摄影、数得上的团体操教练,但不是好的镜头调度者……

  “怎么着,人家是谁,人家是巩俐!”

  江浔与何冰就站在人堆里,看着台上的表演,那挑筐的动作,清脆的叫喊,一下子就把江浔带回到了琴岛海边。

  “表演肯定满分,导演满分,本子也可以啊……”何冰还要聒噪,旁边的同学就递过恶狠狠的目光,他一下把话就咽了下去。

  “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2分,巩俐,赵小川,纪原的小品卖蟹最后得分9.4分。”

  哗——

  全场的同学都在为这位中戏的大姐大鼓掌,巩俐朝着台下的学弟学妹们也是深深一鞠躬。

  这次比赛,分为三个部分打分,本子,表演和导演,各占一定的分数。

  下面一个小品是八八级表演系新生的小品《初夏》,江浔也没再看。

  他跟何冰的演出是排在下午倒数第二个。

  “浔子,你看,这是大赛名单。”何冰把名单给他的时候,他倒认真瞅了一眼。

  这次大赛,中戏的各个系都参加了,八七级导演系的张扬,他的小品叫呼唤爱情。

  导演系研究生班的孟京辉,带来了悲伤的犀牛。

  戏文系的刁亦男,噢,话剧剧本《保尔·柯察金》就是他写的,多年后他执导的《白日焰火》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还有86级戏文系的张一白也都带来了自己的本子。

  这几人在学校里搞了个什么鸿鹄创作集团,挺有名……

  贾宏声也没闲着,与陈炜攒了个本子《你早,北平》……

  什么民国题材的上海夜色,北宋题材的歌儿舞女,现代题材的夫妻夜话……什么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荒诞派,先锋剧,这次小品大赛也是应有尽有,不过这都是少数,还是现实主义居多,说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知道贾宏声是哪个节目吗?”楼道里也站满了人,有人不停地打听着谁谁谁……

  何冰挤眉弄眼问了一熟识的同学,哦,江浔才知道,北电的同学也来了。

  人家打听贾宏声是应该,人长得帅,去年拍了史蜀君导演夏日的期待,今年拍了北影李少红导演的银蛇谋杀案,也是电影明星了。

  “雯丽,我想看看江浔,看看他戴着林青霞送的墨镜……”

  何冰小眼睛一眨,用手肘碰碰江浔,江浔就看到了一个一笑两酒窝的姑娘。

  现在江浔也算是小有名气,演了人艺名震京华的话剧,传说中曹禺先生还批评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