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戏剧年华

第306章 北平好姑爷(1/2)

  一听这话,杨哲就暗暗扭了江浔一把,她是心疼,这人心怎么这么大,人家女孩子用的卸甲油,他愣是给当成眼药水。

  “我认识同仁医院刘大夫,我们不买菜了,去医院……”杨哲妈妈马上道。

  “别价,阿姨,我去过医院了,三两天就能好,不碍事。”江浔赶紧道。

  两人说着,杨哲嫂子笑着跟杨哲耳语道,“这么早,你们俩是从哪来啊……”

  “嗯,从单位来。”杨哲有些不自然,杨哲妈瞪了儿媳妇一眼,杨哲嫂子就笑了,“您只当我没说……”

  看着江浔抱起自己儿子,那亲热劲,杨哲嫂子叹口气,唉,别说,这江浔走到哪,都讨人喜欢,大人孩子都喜欢。

  终于排到了,杨哲妈妈亲热地给江浔说着北平的大白菜,也是说着自己家的生活。

  “浔子,你看,咱们买的冬储菜,不是白帮儿菜,而是地道的河北玉田青口菜……”

  “11月1号到11月5号是试销期,卖的多是白口菜,都是买回家积酸菜用的。5号之后才是冬储菜……”

  “你们琴岛不买这么多菜吧?”大发的后车厢里,已经满满堆满了白菜,杨哲的小侄子就在前座上撒欢。

  “阿姨,我们也买,老人都说,白菜豆腐保平安,一棵白菜,炒着吃、熬着吃,或者剁馅吃饺子吃包子,还是涮火锅,都行。”

  嚯,这孩子,会生活!

  起先杨哲妈妈还担心江浔净会演戏了,生活中的事一点不懂,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杨哲一边搬着白菜,一边看着妈妈跟江浔唠着家常,她长吸一口冬天夹杂着煤烟味的空气,这个冬天,真好。

  “阿姨,到了春节,白菜的价钱又会看涨,一般能涨一毛钱左右,还是现在多买点经济实惠……”

  对,对,对,杨哲妈妈连说三个对字,那脸上就乐开了花,这孩子,还真是说到她心里去了。

  买完了白菜,就该开始往家里头搬了。一般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五花八门的运输工具出现在北平的大街小巷。

  竹编的儿童小车儿,把前面的小桌子一拆,起码能拉個四五十斤的白菜。

  还有三轮板儿车更是运白菜的主力,一人蹬车,一人扶好白菜,一起往家运。

  自行车后座和车筐里,也得捎上个10几棵。所以呢,在北平,冬储大白菜又被形象地称作“倒菜”。

  现在江浔开着大发,拉着杨哲妈妈和杨哲,还有杨哲的小侄子,不用这么费事了。

  “刘书记,今年买菜姑爷来帮忙了?”好些个街坊邻居就开着玩笑,“您让高翔来帮您买白菜……”

  “这会子不用麻烦了,高翔车都开上了……”

  “是能轻省点,你们用车就说话。”杨哲妈妈也不否认,笑得自然,自己家姑爷是明星,并且是开车来的,她有底气!

  看着大发开走,领导们就议论上了。

  “小伙子不是演员吗?”

  “对啊,演员才买得起车,你不知道刘书记家姑爷啊,就是电视上那个高翔啊,整天穿西装那个……”

  “是他啊,彬彬西服,不要太潇洒……”

  “对啊,穿西服当明星,也得帮丈母娘买冬储菜……”

  ……

  邻居们一个一个说着,都乐了。

  上百斤大白菜满载而归了,然后就到了最紧要的环节:晒菜、码菜与倒菜。

  家里年轻力壮的大人们负责把白菜搬到院子里码好,孩子们一般被安排在门口看着白菜堆。

  现在这年头,街坊邻居们都相处融洽,每家都有自己码白菜的角落,基本上门道、窗台、地上,连蜂窝煤上也都堆满了大白菜。

  万物凋零,放眼望去,却满是绿油油的色彩,生机盎然!

  码放白菜、晒白菜也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将它们一棵棵摊开了摆放整齐,然后在太阳底下晒。

  晒菜也得讲究方法,早摊晚收。得晒新菜,把外边那层叶子晒蔫了,然后拿报纸包起来,一层一层的往上摞,每一层还得和头一层头尾对调,好能摞住。

  码放大白菜的时候,每层之间要放上几个木条,这样白菜垛能够透气。

  一棵白菜,都是北平人对生活的热爱!

  “你歇歇,我来。”看着杨哲脸上红扑扑的,江浔就让她在一旁看着。

  “我啊,还成……”杨哲却并不感觉累,这样与江浔一棵一棵地码着白菜,她感觉到踏实,满足,这才是她想要的日子,想要的生活!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院里,经常拿白菜帮子打仗玩;院儿里有菜窖的,经常是躲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