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从养鸡开始逆袭

第30章 这鸡住的不是比人都好?(2/2)

额。

  他们大队之所以每年能抢到一点化肥,还是当初苏父托沪市的老领导牵的线。

  所以这种情况下,鸡粪堆肥发酵的地方,不可能离着村子太远,可是太近了味道又太浓。

  在沿着村子周围足足转了一大圈之后,苏文宸最终停在,一栋由木板搭建起来的木屋前方。

  这种木质房子在他们大队算是极其少见的。

  这里是大队晚上民兵巡逻的时候,一般会来这边休息。

  想到这,苏文宸眼前一亮,这里好像就挺不错的。

  这个年代一般晚上大队是会派民兵带着红袖标巡逻。

  一般来说,一个是防小偷,一个是抓投机倒把!这也是上面要求的。

  甚至偶尔公社里的红袖标还会下来抽查,这也是六七十年代治安比八十年代好的原因。

  所以苏文宸就打算,把养鸡场直接建在巡逻民兵晚上休息的旁边。

  养鸡场作为集体产业,这些民兵们也会自觉的保护养鸡场的安全。

  因为在前面不用给公社上缴利润之前,除了鸡场发展需要的资金,其他的资金都会进入大队集体账户,这种情况下,大队每一名社员的工分价值,会因此上涨不少。

  这也是不同大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极大的原因。

  据苏文宸了解,这个阶段国内最富裕的一批大队,甚至一个工分能有七毛到一块钱左右。

  而一些贫穷的生产队一个工分可能才几分钱,一年忙活下来甚至温饱都未必能保障。

  差距能有几十倍之大!

  所以对于养鸡场这种,能够提升工分价值的集体产业,社员们肯定会主动去保护。

  在选定地方之后。

  苏文宸又去地里,找了大队有木匠手艺的李二杆,专门订做了几个用来固定玻璃的窗户。

  边上的人听到苏文宸的要求。

  有人惊讶的说道,“啥玩意?养个鸡居然还要用百货大楼那种玻璃窗户,乖乖,这鸡住的不是比人都好了吗?”

  “那可不是,我听说就是城里也只有那种筒子楼才能用得起这种透明的玻璃,据说不仅家里亮堂,还特别暖和呢!”

  “真这么好吗?这东西不便宜吧!”

  “是不便宜,不过好像还需要工业票才能买!”

  “嘶——!那养鸡场建好之后,我们能不能进去住住。”

  “你住个屁啊,你能下蛋啊!”

  “我怎么不能下蛋了,我家牛蛋和羊蛋不是我下的啊!”

  “哈哈,王桂花,你确实能下蛋,人家宸小子要的是能下鸡子的,你问人家要你不!”

  “婶子们,别开玩笑了,养鸡场是给鸡住的,人肯定是不能进去住的。”说完苏文宸立刻掩面离开了地里。

  这群老娘们开车太猛,他这么年纪遭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