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一只统

第85章 通关第一剧情点

  马家的粮庄带头降价,海州城的粮价便如雪崩一样,一泻千里不再回头。

  之前卖粮的那些外地粮商倒还好说,因为出手果断所以多少还赚了些幸苦费。最亏得要数许马两家,手中囤积的大量粮食要入市,一时半刻上哪儿找能接盘的人?被狠狠压了一波价格。

  许宝丰原本是没想这么快就卖粮的,毕竟粮食放在仓库里一时半刻也不会坏掉,熬过这阵风头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

  但马家先沉不住气了,马家大量抛售手中的囤粮,粮市的价格一天比一天走低,眼见着没有抬升的希望。

  为了桥东酒坊的高价,许马两家都囤积了远超自身存储能力的粮食,家中的银钱也全都押在这批粮上。原先着能借着酒坊收粮大赚一笔,结果遭遇张说背刺,不但粮市价格暴跌,而且还要承担粮仓的租金和每日损耗,连名下粮铺的正常经营都出现了问题。

  许宝丰实在熬不住,最后也只能跟着卖粮了。

  他父亲许老爷子因为急怒攻心而一病不起,家中一应大小事宜都靠他张罗,也就几天的功夫,整个人便肉眼可见地憔悴了起来。

  他连夜上京去走门路,但张说此人滑不溜手,之前忽悠他和马天佑的时候没漏半点把柄,跟桥洞酒坊的小道消息都是他们自己打探出来的,人家自始至终就没提过一个字儿,当然也便算不得欺诈。

  而之后海州府平抑粮价,张刺史也是明说之前定高价是为了吸引粮商运粮的阳谋,想拿这事儿治张说滥用职权根本不挨边。被吸引来的外地粮商其实也没赔钱,只是赚的不如囤积居奇那样说,而海州城的百姓则是交口称赞说张刺史人精明强干有办法,朝廷说不定还得给张说一个表彰。

  于是,只有许马两家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许宝丰这个气啊,可还能怎么办呢?

  之前他们家信誓旦旦地跟官府哭穷说没粮,现在不得不一口气抛了大半,不被治个欺瞒之罪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至于家底……许宝丰看得清楚,这位张刺史的心可是黑的透透的,许家这回要不出把大血,他们一家老小多半要去吃牢饭。

  他在长安转悠了七八天,终于讨到了一个靠谱的主意,说要跟张刺史献粮。

  许家能在海州横行这些年,京城里肯定是走通了一些门路的。许宝丰愿意献粮,拿出来的数量又十分有诚意,张说很痛快便答应了。

  于是海州义仓再度充盈了起来,有大半得益于许马两家的“献供”。

  至此,海州“粮荒”暂告终结,城中粮价归于平稳。

  张说度过了上任刺史后的第一次大危机,心情大好之下,给桥东村薛三郎的酒坊批了一批上好的平价粮。

  当然这批粮都是许马两家连夜送的,在许宝丰献粮保命之后,马天佑也有样学样,拉了几批粮食送去(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