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来见白玉京

第六十九章 披上华衣,变成朱紫着身的妖魔(1/3)

  盛夏已来。

  五月的天气,烈日高照,尤其是地处北方的悬天京中,树叶都被晒得发白了。

  只是天上的云却越发白净。

  陈执安便在这白净的云下送走了黎序时。

  这一次,黎序时并未翻墙,而是走了正门出去。

  陈执安回了院中,又在八角亭中执笔,笔落纸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不消片刻,一封信便已经写好。

  陈执安看着桌案上的那封信,眼神越发平静。

  酝酿泥丸宫,凝聚神蕴,最重要的便是念头无滞,神气自生。

  他之所以前来悬天京,便是因为心中种种的执念。

  前世诸多记忆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让他生出了一些被端阙王爷称之为“猛烈”的气性。

  这些气性作祟下,他想要雏虎碑上刻名,想要刻名之后的道下神通,想要司侯圭手中那把斗极长刀。

  他还想要找意图借助周修景之手,置他于死地的李扶疏,砍下他给周修景写信的手。

  除此之外,他更想要见一见自己梦中无数次见到的白衣。

  于是,在来到悬天京的第五日,陈执安给商秋公主写了一封信。

  “既然要去悬天京李府,便不能全无准备,且先给商秋公主写一封信,她若不允或是没有闲暇,我再写信给端阙王爷,做好万全的准备。”

  陈执安心中这般想着。

  他上一次见商秋公主,只觉得商秋公主性格温和,毫无公主的架子,甚至他受了魏灵玉的叱骂,商秋公主还会为他着想,主动补偿于他……

  在这阶级分明,上下尊卑有序的天下,这样的人物其实极少。

  陈执安至今还记得,玄紫将军李伯都,那也就是他那位舅舅注视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捧泥土。

  所以陈执安给商秋公主写了一封信,想着邀请极好说话的商秋公主同去李府。

  他将这封信给了门房,再由门房传到内务府太监执事那里,太监执事自然会送到翠微宫。

  翠微宫中,商秋公主正在待客。

  今日前来翠微宫中做客的,乃是当今后宫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朝国师之女,当今唯一的皇贵妃姜胧月。

  按照规矩,后宫妃嫔不可出悬天宫一步,公主却不在这规矩之列。

  于是翠微宫中,时常有些嫔妃前来做客,听商秋公主说一说皇宫之外的见闻。

  皇贵妃其实并不常来,时常待在她那明月宫中。

  今日之所以来翠微宫中做客,却是因为几句诗词。

  “云想衣裳花想容……”

  姜胧月轻声吟诵着诗文,眉头微微皱起。

  她面若中秋之月,白净皎洁,眉如远黛,似烟月朦胧,不点而珠的唇瓣仿若月下盛开的红莲,娇艳若滴。

  其发如墨云,挽成华丽高髻,簪着一支明月珰,垂下的竹翠摇曳生姿。

  哪怕这位皇贵妃穿着宽大的月白绫罗长裙,可单是束着的那一条丝带,都透露出惊人的曲线来。

  能在诸多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朝唯一一位皇贵妃,这姜胧月的姿色可见一斑。

  姜胧月本是不爱诗词的,只觉诗词文采不用,不如权势、武力来的摄人心魄,直至她听到了这首短短四句的诗词。

  几乎每一句,都让姜胧月觉得与她自身颇为相合。

  偏偏这诗句,似乎是从玉芙宫中传出,令一向与玲珑公主颇有些不对付的姜胧月,越发觉得这诗句实在太妙。

  她也需要这么一首诗来称赞她的美貌。

  女子便是如此,心思里仿佛藏着千百种变化,令人猜之不透。

  商秋公主有些伤神,她自然也知道这首诗来自陈执安的画中。

  玲珑公主还曾托她找一找作出这首诗词的诗人,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今日,极少来她翠微宫里的姜胧月亲自前来,求的也是这首诗的来历,实在是让她有些为难。

  “胧月姨娘,商秋实在不知作出这首诗的人是谁,只知这首诗第一次出现,是出自内务府递上来的一幅画中。”

  商秋公主道:“那幅画如今还在玲珑姐姐手中。”

  姜胧月长长的睫毛微动,道:“那这幅画又是出自谁人之手?”

  “是苏南府一位画师,名为陈执安。”商秋公主老实回答。

  姜胧月在这后宫中声威颇重,有人暗中以“孔雀之姿、蛇蝎之心”形容姜胧月,却被她查了出来,那位内务府秘书便就此消失不见,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可人人都知道他的下场如何。

  商秋公主自然明白姜胧月对此事颇为重视,否则也不会亲自来她的翠微宫,而是会召她前去明月宫中,所以她也未曾隐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