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替身能力是操控楼梯

第255章 [The Great Red Dragon](大红龙) 其三(上)

  我们讲的轻轨,其实就是轨道交通,相当于其他城市中的地铁。

  只不过S城地势起伏,山丘纵横,因此这地铁并不在地下,反而总是在空中的轨道上穿行。

  由于我们人多,家里又有车开,所以这居然是我们一伙人第一次乘坐轻轨。

  坐在车厢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窗外风景,纵横交错的高架桥掩映着错落不齐的楼房,眼花缭乱的道路在不同的高度交织。

  这对于本地人来说或许早已看惯,但对于平原上来的人,这样壮阔而繁杂的城市景观,是他们所未见的。

  在乔荞的家乡,那个小城市甚至连地铁都没有,公交车也小得可怜,全部都是“小客车”而非“大客车”。

  杨锋对这样的山中之城很感兴趣,似乎很想让我来讲解一下,不过却总是被张立明抢先解说。

  我能看得出来,这两个男人心中其实都对我很有好感,只不过现在战况紧张,又不好意思和好兄弟“抢女人”,所以并没有像安娜苏一样对我表白。

  玛姬相对要见多识广一点,但依然从宽大的袍子下掏出手机,不停切换着拍照角度。

  她甚至会像猴子一样挂在扶手上,让乔荞帮她拍照,把她笑成菊花的老脸和窗外风景照到一起。

  不知道盖丝的生长环境是在什么地方,但她似乎也不是本地猫。

  她同样从我怀里伸出脑袋,有些好奇地扯着脖子偷偷观望。

  不得不说,光音桥到李大坝的这条线路,窗外风景出奇的丰富。

  既有高楼大厦,也有民居烟火,换乘站青牛沱前后,甚至还能一览壮阔的阆水。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看着窗外滚滚江流,我不由得随口吟出诗圣杜甫的《阆水歌》。

  诗圣曾在巴蜀之地度过了十来年的人生,据说在这里就写下了八百多首诗歌,可见巴山蜀水给了他不少的灵感和诗情。

  “原来你也喜欢杜诗么,这是《阆水歌》吧!”

  乔荞听见我摇头晃脑地背诗,眼中也闪出欢喜的光。

  杜甫的诗作之佳旷古绝今,凡是爱拆那诗的人,不可能不喜欢他的诗。

  吟诗作赋算是我和乔荞的一个奇妙的“共同爱好”了。

  列车飞驰,阆水湍流,乔荞环顾片刻,便开始瞑目负手,搜肠刮肚。

  不一会儿,她便就着这阆水波涛,作出一首诗来,打字到手机上,献与我看。

  [跃浪出秦岭,兴波入阆中。

  泥轻石黛玉,沙少日胭红。

  流远飞燕子,源深宿白龙。

  从横真壮阔,归卧柱天东。]

  看罢,就算我自视甚高,也不由觉得这诗甚好。

  既说明了阆水发源于秦岭、流入巴蜀的地理,又巧妙地将“燕子河”、“白龙江”两条阆水主要支流的名字,化作意象融入虚实景色当中。

  更重要的是,颔联化用(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