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641 烟雨下江南(2/2)

我指导你照样能写好,余桦,我今天是来开会的,可不是听你来奉承我的。”方明华赶忙制止。

  余桦嘿嘿一笑,没再继续说下去。

  “明华,刚才我还碰到王安依了。”余桦突然想到什么,说到。

  “安亿姐也来开会?苏童呢?这次有没有他?”方明华又问道。

  余桦摇摇头:“在报到处的花名册上我没看到他的名字。”

  哦.

  不过也是。

  苏童的创作风格,从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到九十年代后风格开始转变,逐步转向新历史小说。

  像已经发表的《妻妾成群》,包括后面的《米》都属于此类。

  还有陈中时的《白鹿原》,莫岩的《红高梁》,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等都属于新历史小说。

  严格来说,余桦写的《活着》也是归于此类流派,但不知道这次开会也把他拉来了。

  难道是因为《活着》现在非常火?

  当然这只是方明华个人猜测。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明华见到王安依。

  “明华,这次讨研讨会应该是邀请像你这样的作家,我不知道怎么也把我叫来了。”王安依有些无奈。

  王安依这两年发表的作品明显减少,据听说她闭门谢客正在写一个大长篇。

  听了王安依的抱怨,余桦笑道:“安亿姐,我还不是一样?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写的东西都和现实沾不上边啊。”

  王安依听完瞥了他一眼:“谁让你那本《活着》最近这么火?我看的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