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169 论战(3/5)

出的声音是奇特而勇敢的,也许在沙龙里有你们的市场,或者在不谙世面的学生中能够再朦胧下去,

  一进入现实生活,我们便发现你们太美丽、太纯洁、太浪漫了,

  是我们忍痛割爱,别了,舒婷北岛,我们要从朦胧走向现实

  作者:重庆大学尚中敏。

  卧槽!厉害!

  方明华看了暗暗吃惊。

  这家伙竟然用这种方式给自己造声势。

  方明华几人没有直接去教室而是先到中文系主任刘建军的办公室。

  刘建军热情接待他们。

  “小方,你这个对手不可小觑啊。”刘建军说道:“贴在校门口那张你看了没?”

  “看了,挺夺人眼球的。”

  “呵呵,这个重大的学生还真有两下子,昨天他到西大,你知道他干了什么?”

  “干了什么?”

  “找到我们学校的文学社社长,经过一番说辞,晚上就在一间阶梯教室进行一趟诗歌理论讲座,赢得掌声一片,我是后来听学生说才赶过去,站在外面听了会,且不说他讲的观点如何,但逻辑、口才都非常不错是你的对手。”

  “刘主任,那你就不管管吗?”张艳倩嘟囔了句。

  “管什么?那个尚中敏有没有讲反动的话,为什么要管?允许不同观点的人说话,这才是大学之最基本的包容精神!”

  张艳倩听了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插曲,几人闲聊了会,就一起出了教学楼,教三楼的阶梯教室里面坐的满满的,方明华就看到正在和一群学生聊天的尚中敏。

  看到方明华他们过来,尚中敏也赶紧过来,和方明华打了个招呼,又很恭敬向刘建军问好。

  “你们两个,谁先上去讲?”刘建军一脸和蔼,竟然做起裁判的角色。

  “尚中敏,西大算我的主场,你先讲。”方明华一脸微笑。

  尚中敏也不客气,说道:“好,方主编,如果你来重庆,我一定让你先讲。”

  两点半左右,文学社社长以主持人的身份讲了开场白,说秉着学术自由,坦诚交流的原则进行交流。

  “可以相互争论,但不能人身攻击共计,更不可以扣大帽子上纲上线下面请重庆大学尚中敏同学上台演讲!”

  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方明华趁机向后看了一下观众,竟然发现自己熟悉的人。

  宋棠棠来了,妹妹方明丽竟然也来了!两个姑娘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说什么。

  看到方明华看着她们,宋棠棠只是微微笑了笑算打了招呼,方明丽却很兴奋的向哥哥挥挥手。

  “加油!”姑娘又握紧小拳头挥舞了下。

  台上的尚中敏已经开始他的演讲,果然是那篇《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

  一上去就火力全开。

  反对现代派,首先要反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

  反对隐喻!

  反对意象!

  反对崇高!

  反对历史与文化!最终在写作行为中落实为反对语言。

  因为语言是一座囚牢,它往往以许多被假定着的意识形态、文化模式而貌似先天性地制约着言说行为本身…….

  “请允许我拿北岛老师的一首诗做例子。”尚中敏突然说道:“那就是《回答》”

  《回答》?

  那可是北岛的代表作,诗中充满了各种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的学生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这一切都看在尚中敏眼里,他很满意。

  这次公开演讲,目标并不是方明华。

  他只是一名编辑,写过几首诗,并不是真正的诗人。

  要剑指远在燕京的北岛!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回答》里脍炙人口的两句诗。但我想问北岛老师的是:

  这两句讲什么呢?人分卑鄙与高尚。谁是谁的通行证?

  谁是谁的墓志铭?不满什么呢?

  出身?成份?接着在金镀的天空飘满的死者的倒影,这不断悲怆,绿于械斗,枪杀,大批人死亡?

  “哗…….”

  尚中敏此话一出,立刻在教室内外掀起了一片喧闹,外面更是群情激愤,方明华暗暗替尚中敏担心。

  这里面可是有许多都是北岛的铁粉,会不会有人闯进来将这家伙拉出去群殴?

  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