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传奇:歌手翻车,求我们出战

第347章 端午祭被移除非遗名录!

  外国友人们还走进了唐诗宋词的意境,了解了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感受了华夏文字的博大精深。

  “华夏文字的演变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史诗。

  我看到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它们如何一步步演变,如何传承至今。

  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象。

  太神奇了。我要好好学习中文。”

  “我感受到了战争给诗人心灵带来的痛苦,他们对家国有着深沉的爱。

  华夏的古诗词,不仅是文字的游戏,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他们也有很多哲学的思考。”

  经过实地考察,所有来华的外国网友,都经过了一场文化洗礼。

  他们内心深处的质疑彻底烟消云散。

  棒子国网友那些诋毁的言论,在铁证如山的历史文化面前,显得多么可笑。

  华夏文化,就像凤凰奇迹在《华夏传奇》这首歌里唱的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棒子国网友坐不住了:

  “这些外国人是愚蠢的。

  他们看到华夏一些残缺的古迹,就以为这就是文明的全部。

  而我们大棒子国,才是真正能代表东方文化精髓的!”

  “他们现在眼红我们端午祭成功申遗,就拿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出来显摆,真是恶心!”

  “那只是一些自嗨的地方文明而已。

  我们棒子国的端午祭,是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们棒子国的端午文化,是得到了国际权威认证的,才是真正代表全东方,乃至全世界的!”

  “我们拥有传承千年的端午祭仪式。

  每年在江陵举行的盛大庆典,有祭神、摔跤、拔河比赛,还有女孩子跳荡秋千,男孩子进行车战等等。

  这才是被国际认可的东方传统!”

  “我们被认证了,就证明了我们的端午文化更具代表性,比他们那些没有认证的强上百倍!”

  这样的言论在那些亲身到华夏参观过的外国网友眼中,显得更加滑稽可笑!

  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贯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很快,华夏历史文化节官方宣布:

  启动端午文化专场活动。

  外国友人走进了古色古香的园林。

  清雅的艾草菖蒲香气扑鼻而来。

  佩戴五彩绳的孩童在嬉戏,他们头上别着小巧的艾草。

  身着传统服饰的华夏师傅们,手把手教外国友人如何用糯米、粽叶包出粽子。

  玛丽来自枫叶国。

  她笨拙地捏着粽叶,几次都把米漏出来。

  “这看起来好简单,做起来好难。”

  一旁的华夏阿姨耐心示范,并讲解道:

  “粽子,最初是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他在战乱中投江殉国。

  百姓为了保护他的遗体不被鱼虾吃掉,便用竹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喂鱼虾。”

  玛丽听得非常认真:

  “原来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位民族(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