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汉女帝

第七十四章 阴谋再起(1/2)

  河东裴氏,也是河东郡望。

  裴氏三兄弟的祖父裴晔,担任过并州刺史。

  父亲裴茂,此时正在汉帝身边担任侍御史。

  长兄裴潜,目前避祸荆州。二兄裴儁,跟着姐夫去了蜀郡。

  这是蔡琰从卫固处得到的信息,蔡琰还知道,历史上兄弟五人都做了大官。

  “征胡将军谬赞,吾等只是为了闻喜,为了河东,略尽绵薄之力。”毌丘兴说道。

  裴徽三人见到蔡琰如此美貌,都有些脸红,不好意思说话。

  “四位都是贤才,可愿入吾帐下效力。”

  蔡琰趁着两家还未彻底发迹,抛出橄榄枝。

  “兴愿效犬马之劳。”毌丘兴说道。

  “徽愿为将军驱策,只是二位胞弟尚年幼,怕误了将军大事。”

  裴徽说道,他不太想三兄弟都投入蔡琰帐下。

  蔡琰虽然势头正盛,但毕竟是女子。

  他们裴氏也不担心没有出仕机会。

  “吾帐下荀纬,年方十二即担任壶关学院院长,秩比二百石,他在任上表现也非常好。

  古时更有甘罗十二为相,二位贤才岂能以年幼为由而失良机。”

  蔡琰又开始忽悠,她在上党的学院确实缺院长,裴氏子弟这种年纪担任院长绰绰有余。

  “如此多谢将军。”裴氏三兄弟不好再拒绝。

  更何况,他们也不忍心拒绝这么一位大美人的招揽。

  “如此,文盛暂为帐下从事,兼闻喜令。

  裴徽为吾帐下参军,兼永安令。

  裴辑为长子学院院长,裴绾为泫氏学院院长。”

  蔡琰下达了人事任命,闻喜和永安等县的前县令都被白波贼所害或驱逐。

  “多谢将军。”

  之前,蔡琰已经任命卫觊和范进为司马,卫固为帐下从事兼皮氏令,范先为帐下参军兼平阳令。

  “军师,有劳你主持占据河东南部诸县、收编降卒、丈量田亩登记造册等工作了。”

  蔡琰对郭嘉道。

  这些工作之前在河东北部已经做过一遍了,郭嘉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

  蔡琰乐得当一个甩手掌柜。

  郭嘉有些抓狂,这么多活,想累死他啊。

  “唯!”

  郭嘉领命,不过心中想的是要狠狠压榨司马朗、司马懿和司马孚。

  至于自己,当然也要把好关,不过总要留出去军姬处的时间。

  “南匈奴单于的妻女,果然很有感觉啊!”

  郭嘉心道,他反正已经是军师了,功劳该用就用。

  半个月之后,河东郡所有城池都纳入了蔡琰的掌控之中。

  她的军队经过整编扩军,如今有战马一万一千余匹、铁甲五千、士卒五万余人。

  其中护卫营五千人、轻骑营五千人、步卒白虎军一万人、罪囚军一万人、后勤营五千人、屯田军一万人、侦察部一千人、弓弩部三千人。

  医疗部五百人,技工部一千人、畜牧部一千人。

  其中,一部是一千人,五部为一营,两营为一军,蔡琰准备组建步卒白虎、朱雀、玄武、青龙四军。

  不过扩军之后,蔡琰的粮草压力大增。

  为此,蔡琰亲自成立了一支蔡氏商队,和卫氏、范氏等控制盐池的世家合作,买他们的粗盐,提炼成精盐,然后销售。

  精盐提炼技术虽然独家转让给了甄氏,但蔡琰自己肯定也是可以做这个生意的。

  为此,蔡琰和甄氏早有约定,兖州、冀州、青州、幽州、徐州的精盐生意甄氏来做,其余州的蔡氏来做。

  对精盐生意,卫氏、范氏也很眼红,但是蔡琰拒绝了他们,好在他们作为粗盐供应商与蔡琰合作,也能赚很多。

  通过精盐生意,蔡琰从河内、河东的世家大族手中买到了大批粮草。

  至于铁官,蔡琰直接强制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用于生产铠甲、兵器、农具等。

  蔡琰还将高炉炼铁的技术思路提供给了技工部,让他们去研究。

  ……

  就在蔡琰带兵攻略河东郡的时候,河内郡也不平静。

  九月份,一支甄氏商队从冀州出发,来到河内郡,其中有两人改头换面,夹杂其中,正是颜良和辛评。

  到达野王县之后,二人和十位亲信护卫悄然离开了商队,来到了一处高门大户人家。

  “平国见过辛先生和颜将军。”一位四十余岁的红衣文士接待了二人,行礼道。

  “平家主客气了,平家主传信我主袁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