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四十九章 :上皇问政(1/2)

  嬴渊猜想,上皇与皇帝之间既然谈到了练兵,那么十有八九,是要询问此事。

  是以,在前往太和殿之前,嬴渊就做好了答复的准备。

  来到太和殿时,嬴渊忽见不远处御辇。

  而姬长的贴身内侍夏守忠也缓缓走来,轻声道:“嬴将军,陛下请您过去一趟。”

  嬴渊先看了戴权一眼,对方点头道:“老奴在这儿候着。”

  御辇上正坐着帝后二人。

  “陛下,娘娘。”

  嬴渊来到御辇前。

  皇后朝着他点头一笑。

  姬长语重心长道:“子川无需心忧,上皇只是要见你而已,若问你什么,如实回禀即可。”

  说到这里,他故作停顿,沉声道:“若问你练兵之事,多谈我大周当今军制之弊。”

  嬴渊作揖,“臣明白了。”

  姬长朝他笑了笑,“去吧。”

  说罢,帝后二人便起驾前往慈宁宫。

  嬴渊注视御辇离开之后,才转身前往大明宫内。

  他心里很清楚,从这一刻起,他就已经被卷入京城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里去了。

  如身陷淤泥,不可自拔。

  但他也没有想要独善其身,到了此时此刻,也注定无法独善其身了。

  生逢此世,想要出人头地、逆天改命,就要比许多人更能豁得出去。

  嬴渊靠命去挣军功,从那时起,他便已经决定,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比这世上的人更能豁得出去。

  大明宫内。

  戴权向一侧书阁深处恭敬开口道:“太上皇陛下,老奴已将嬴将军带来了。”

  说罢,嬴渊就隐约瞧见站在一排书架后的年迈身影,拱手道:“臣嬴渊,拜见太上皇陛下。”

  过了会儿,书架那边,才不急不慢的传来一道声音,“赐座。”

  “诺。”戴权作揖,随后就亲自为嬴渊搬来一张椅子。

  同时,又小声叮嘱:“每到这个时辰,上皇陛下定要看些书籍文章,请嬴将军耐心稍候。”

  嬴渊点头。

  忽而,上皇再次开口道:“你们都退下吧,朕想与嬴卿单独聊聊。”

  戴权一愣,也不敢反驳,扫了一眼站在左右的内侍、婢女,而后什么话都没说,便一起退出大明宫。

  又过片刻,上皇隔着书架偷瞄了两眼似如坐针毡的嬴渊,嘴角微微上扬,笑问道:

  “你可知,朕在看什么?”

  嬴渊耿直道:“臣不知。”

  “你想知道吗?”

  “回上皇,臣不敢知道。”

  不敢?

  听到这个词汇,上皇忽然手握卷宗,离开书阁处,抚须道:“好一个不敢。”

  嬴渊眼见上皇走来,连忙起身再次作揖,“臣...”

  刚说出一个字,耳边便又传来上皇的声音,“你看看。”

  说着,便将手里的卷宗丢给他。

  他这是第一次见到上皇,与前来大明宫途中幻想的一般无二。

  虽年迈,但仍威仪十足。

  他迅速将卷宗捡起,忽然看到,上面所写的,正是他在宁夏、河套以来,救驾之后的所有事迹。

  一时间,嬴渊不知该如何是好。

  上皇随意找了张椅子坐下,问道:“朕唤你来,是有些题要考考你。”

  “你认为,当今外事,有几患?为何为患?”

  上来就出考题?

  倒是颇有几分开门见山的意思...嬴渊郑重抱拳,

  “既然上皇问,臣便答,若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上皇陛下指教。”

  “臣认为,当今外患有三,其一为北患,即鞑靼、瓦剌与草原各部。”

  “其二为海患,臣虽出身边将,但这些年来,也多有听闻,有倭寇沿边作乱,占山为王,假以时日,若成气候,必为我大周心腹之患!”

  “其三为匪患,山东、成都府一带,山匪猖獗,祸乱一方,虽不足为惧,但唯恐与江湖势力为伍做大。”

  嬴渊只说到此处。

  上皇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些夸赞他的话,毕竟,这些都是明眼人就能看到的问题,

  “朕再问你,如何解决三患?”

  嬴渊想了想,道:“臣久在边关,对边外之事多有了解,解决一患,需练精兵,互市、离间,数管齐下,每隔几年,派兵远征,不使胡贼出枭雄。”

  “解决二患,建水军,固海防,整军纪,严查民与寇私通者,既要安抚,又要平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