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二十章 :这个嬴渊可不得了!(1/2)

  嬴渊将陈大牛与李川二人唤到帐内,其实还有别的心思。

  在大周境内,某些士大夫,可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比如左相胡永忠。

  当一个人的势力强大到这种程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皇权的忌惮。

  但出于政治影响的考虑,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无法说罢黜就罢黜胡永忠的相位。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那些门生故吏与胡永忠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派系?

  再换个人说,比如王子腾。

  此人乃勋贵出身,是以,发达之后,无论什么国公府、侯府、伯府等等,都与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这种关系网一旦形成且牢靠之后。

  无论是王子腾想借助勋贵派系做什么,还是勋贵派系想借助王子腾趁机向上爬,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简单来讲,文臣有文臣的圈子,他们代表着满朝士大夫与读书人的利益。

  而王子腾这样的武勋,自然也就代表着勋贵的利益。

  当然,这种派系,有个明显的坏处,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在朝中,一个人单打独斗,其下场往往是惨烈而又悲壮的。

  要想站稳脚跟,需形成自己的关系网与派系。

  嬴渊心知,自己已受到皇帝重视,算是改命成功,但这命能不能长久,尚且是个未知数。

  倘若他与王子腾一样,身后站着一众勋贵,短期内,他也不惧一些人的觊觎与针对。

  就算现在没有那些人,不代表将来没有。

  一切,都只是在未雨绸缪而已。

  而自己的关系网与圈子派系,就从发展陈大牛与李川开始。

  或许就连嬴渊都没有意识到,若干年后,一个以他为首,震慑朝野的新贵派系,就此有了萌芽。

  翌日。

  嬴渊前往兴武卫大营所在,寻到兴武卫指挥使岳峰,

  “陛下命我为指挥使,但我这个指挥使,只是在战时临机调动兴武卫各部。”

  “我知岳将军祖上曾随太祖征战南北,对此,我颇为敬畏,相信岳将军也想重现先祖荣光。”

  “若岳将军不弃,今后,你我就用这一万兵卒,同心协力,帮着陛下建功立业。”

  岳峰的先祖就是兴武卫指挥使,他这个官职乃是世袭。

  在大周,有部分卫所、营兵,都是采取着世袭制度。

  一般来说,继承卫所指挥使的年龄,不得低于十八岁,倘若低于,将由副指挥使或指挥同知兼任指挥使一职。

  待袭官者到了一定年龄,就可继任指挥使职位。

  与嬴渊年龄相当的岳峰开口道:“今日即使嬴将军不来,我也会去寻嬴将军。”

  “嬴将军所言,正中在下肺腑,今后就还请嬴将军多多关照了。”

  岳峰不是傻子,犯不着针对一位受到皇帝重视的将领。

  更何况,他的官位乃是世袭。

  他只要能确保,在他这一代,不出什么乱子,能够保住兴武卫指挥使的职位即可。

  嬴渊见他很好说话,便也打消了心中顾虑,“都是袍泽兄弟,好说。”

  话音刚落,就有一将士来寻嬴渊,说是王子腾请他与岳峰去共商军事。

  待二人来到帅帐,见各卫指挥使均已来至。

  王子腾看到人齐,便向众人开口道:“方才斥候传来消息,阿禄台全军已进入沼泽地域。”

  “若我军冒然进入沼泽,唯恐困住人马...诸位议一议,此事该如何是好?”

  随后,嬴渊就听不少将领陆续开口道:

  “敌军这是想拖到冬日,待咱们受不了寒,自会退去。”

  “河套咱们不熟,何指挥使熟,不如让何指挥使说说,可有什么法子入军沼泽地?”

  “他们躲进沼泽地,我能有何好法子?敌军比咱们更要熟悉河套。”

  “...”

  何福并非虚言。

  虽然自太祖始,大周收复了河套。

  但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河套一直在北方游牧民族手中。

  他们比周人更加熟悉河套里的‘陷阱’。

  这时,嬴渊忽然开口问道:“回王统制,末将曾在河套一带巡视,深知沼泽地凶险,那里向来无人涉足,而且也无水源。”

  “敌军想要在沼泽地生存,必须要占领都思兔河东游或是红盐池一带的水源。”

  “沼泽地的水,可不能直接拿来饮用,若我军占据水源...”

  他说到这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