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84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而民贵(6/7)

军到来。

  ……

  是夜,天空漆黑如炭。

  李翊一路走出侧营,望一眼夜空,才觉已经几十天没有下雨了。

  这老天爷也真是奇怪,平时不打仗,就给你来个五谷丰登。

  一打仗,就不给你落雨,使本就受战乱迫害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先生,这么晚了还不睡?”

  张飞忽然出现在李翊身后,关心问道。

  “我已经睡醒了,刚刚起来。”

  李翊背着手,澹澹答。

  “益德不也还没睡吗?”

  张飞嘿嘿一笑,挠挠头:

  “俺起来出恭。”

  李翊无奈挥挥手,示意他你尽管去便是了。

  张飞匆匆出了侧营,到一隐蔽处,解尿完毕,正经回来。

  忽听顺风一扯,隐隐传来一处号响。

  只见西北方向火光冲天,刀枪林立,在火光中闪闪烁烁。

  张飞虽为万人敌,此刻也不得提好裤子,连忙奔回寝帐。

  “大都督,敌来也!”

  李翊却似早有准备,澹澹吩咐道:

  “益德不必惊慌,我专此设营等候,知高览要来劫我营。”

  “速去击鼓传命,令将士们击敌。”

  “我军兵锐,高览非我敌手。”

  一力降十会。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哪里需要那么多的阴谋诡计?

  李翊带出来的,那都是徐州最精锐的步骑。

  军中还有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更别说他还埋伏了一手田豫、陈到这样优秀的统帅。

  真正该使计的,是高览才对。

  因为正面硬碰硬,李翊就是把眼睛蒙上指挥,都不觉得高览能打赢徐州军。

  可高览只顾着率军追赶,也不思考破敌对策。

  若是两军直接打遭遇战,徐州军这边反而是以逸待劳。

  那边张飞接了将令,匆匆奔上大帐。

  两柄鼓槌抓到手中,拼命击鼓。

  “咚咚咚……”

  鼓声急迫,各营将士纷纷披坚执锐冲出寝帐来。

  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后面袁军到了,高览领着一万人马。

  马高人大,灯笼的长梗插在背上,灯笼挂在面前。

  蜡烛火光明亮,照着前方道路。

  此时的灯笼还多为军需物资,是夜晚打仗用的。

  是到了唐朝时期,才渐渐被用于庆祝活动,象征国泰民安。

  一员袁军骑士调转马头,往后面扫去,飞奔至高览马前。

  “报禀将军!”

  高览见小兵来报,将马扣住。

  “何事报来?”

  “回禀将军,我们要追赶李翊的部队,前面有老百姓拦路。”

  原来,

  李翊大军只万人,要想照管十几万百姓,有条不紊地往南走,大是不易。

  中途李翊又催众人走得急,难免有百姓掉队走散。

  这些百姓不敢回去,便各自找人,渐渐聚在一块儿,成了大批人众。

  至夜班时,此处也聚了有几百人了。

  “我等未接着将军命令,特来请将军定夺!”

  报事兵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杀这批百姓,就很难追赶上李翊的大部队。

  高览面色一沉,怒道:

  “吾方至青州,诸民不与我尽忠缴纳赋税便罢,反倒投敌徐州。”

  “此等贱民,不杀留之若何?”

  “来,传本将军令,与我大队向前冲!”

  那报事兵即刻回到队伍中去,奔走传令:

  “弟兄们听好了,高将军有令,叫咱们大队向前冲!”

  “杀!杀!杀!”

  这些袁军可没有高览那么委婉,要把“杀”字说成是“冲”字。

  既然领导都下令了,咱们只管杀便是。

  何况跟徐州军厮杀,难免要有死伤。

  若是跟这批平头百姓厮杀,那就是白送的军功。

  谁不冲,谁是傻子!

  袁兵大刀掠来掠去,长枪吞吞吐吐。

  黑夜之中,灯笼火光又有多少?

  一刀掠去,那边一个百姓被刀口磕着脑袋。

  只听得“喀嚓”一声响。

  这人脑浆直迸,现出万点桃红,直接跌倒在地。

  “诶呦!”

  众百姓见官兵杀人,顿时慌了,大呼怎么还真敢杀人?

  他们好歹也是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